2025-10-11 09:43:16 中华网
胜轶德智能科技创始人-张猛
在全球产业链智能化升级的浪潮中,智慧物流正悄然重塑现代工业的脉络。作为其中关键一环,智能仓储不仅是效率的提升者,更是未来工厂的“智慧大脑”。胜轶德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这家深耕智能制造与场内物流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正以自主创新的笔墨,书写着属于本土企业的发展新篇。
把握行业脉搏,从积累到创新
企业的发展脉络,与创始人张猛的职业轨迹紧密相连。他的经历,恰是中国智能仓储行业从萌芽到崛起的生动缩影。他感慨道:“刚入行时,国内的智能仓储物流体系尚不成熟,核心技术、设备及解决方案主要由外企主导。”在多家外资物流设备企业的工作经历,为他积累了扎实的技术与集成经验。
2016年,张猛带着积累的技术与人脉开启创业路,首年便实现800万元营收,迅速打开市场。创业过程中,他始终紧跟行业趋势动态调整业务方向:2017-2018年,国内仓储物流行业迎来爆发期,他带领团队切入“四通一达”所在的物流领域;但随着市场逐渐饱和、行业趋势下滑,2019年底,他果断放弃电商物流赛道,转向当时快速崛起的锂电池智能仓储领域,很快便与一汽、奇瑞、比亚迪等车企达成合作。
即便在疫情期间,胜轶德凭借覆盖20多个行业的多元化业务结构,依然保持稳定运营。当锂电池行业遇冷,企业迅速转向化工、军工、半导体等新赛道,实现稳定发展。近期,企业又把握国家政策支持的中医药市场机遇,涉足中药饮片制作与智能代煎工厂建设,全面参与中医药产业链的智能化升级。
“我们必须提前布局,不能等到浪潮退去才匆忙转身。”谈及多次转型的决策逻辑,张猛的语气坚定而明确。
以自主研发,定义行业解决方案
如果说战略眼光是胜轶德起飞的左翼,那么自主研发能力就是其坚实的右翼。在锂电池领域,胜轶德自主研发的热成像监测系统可实时捕捉电池温度变化与内部异常热点,结合“机器人自动沉水灭火”功能,形成行业领先的安全防护解决方案,成为小米汽车、一汽红旗等企业的长期合作伙伴。
不仅如此,在AI与仓储系统融合方面,胜轶德也走在了行业前沿。当行业内还在探索AI识货、AI导航等基础应用时,胜轶德已实现语音调度、手势分拣、面部识别权限管理等智能交互功能,大幅提升作业效率。该技术已完成验证,目前尚未见同类应用落地。
这些创新背后,是一支20余人的跨学科研发团队,覆盖机械、电气、软件等关键领域,构建起从前端方案规划、图纸设计,到现场安装调试与售后保障的全链条技术服务体系。截至目前,企业已手握多项核心专利,构建起坚实的技术壁垒。
技术服务双驱动,开拓全球市场
以技术为矛,以服务为盾,胜轶德逐步在国内外市场打开局面。目前,其业务已拓展至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地区,不仅为特斯拉海外产线提供智能化支持,更凭借其在国内市场积累的技术实力与项目经验,吸引了现代、起亚等国际车企的主动合作。
面对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差异与本地化挑战,胜轶德展现出灵活务实的应对策略。在马来西亚,团队通过耐心沟通融入当地工作节奏;在韩国,则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理与执行规划,高效满足客户需求。张猛透露:“海外项目的安装调试周期,我们从原来的2个月压缩至1个月左右,在保障质量的同时,展现了中国速度。”
在技术输出方面,胜轶德正稳步推进AI智能仓储系统的落地路径。该体系将先在国内项目中验证成熟,再逐步推广至东南亚、日韩等市场,实现从产品出口到技术标准的跨越。“我们不仅要做中国制造的出海者,更要做中国技术的全球化推动者,”张猛表示。
胜轶德大楼
从战略前瞻到技术攻坚,从自主研发到全球布局,胜轶德智能科技展现出中国智能仓储企业从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变的清晰路径。在智能制造浪潮下,胜轶德正以扎实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创新实践,为“中国智造”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