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酷睿Ultra战力全开,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轻松应对现场出片

2025-10-10 17:46:47      中华网   


  “活动一结束,短视频必须立刻发出!”——这无疑是每位活动剪辑师都经历过的“魔鬼时刻”。甲方的凝视、飞速流逝的时间,与屏幕上龟速爬升的渲染进度条,无不令人倍感煎熬。我的轻薄本曾是这创作流程中最大的瓶颈。由于公司工作流限定Windows系统,我不得不在“独显本的短续航”与“核显本的弱性能”之间反复权衡;尝试过多款设备,却始终无法挣脱这个两难困局。

  就在我几乎要放弃寻找"完美工作伴侣"时,转机悄然出现。同事神秘地塞给我一台全新未拆封的笔记本——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试试这个,保证让你告别等待",他信心满满地说道。现在的轻薄本真有这么强?这彻底激起了我的好奇心。难道这一次,我真的能找到那个既能满足性能需求,又不会在关键时刻电量告急的理想搭档吗?带着这份期待与质疑,我决定将它带入真实的片场环境,看看这台号称"轻薄性能兼得"的新品能否经受住活动剪辑的严苛考验。

  基准性能测试:酷睿Ultra加持表现强

  想要剪辑更顺畅,性能表现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基石。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搭载了酷睿Ultra 5 225H处理器,采用4P+8E+2LPE的规格,共计14核心14线程,最高加速频率可达4.9GHz,在这一代英特尔移动处理器当中属于主流产品的定位。那我们就来看看在这款处理器的加持之下,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的基准性能表现如何吧。

  首先是大家熟悉的CPU-Z,酷睿Ultra 5 225H单核得到770.2分,多核成绩为8934.4分,单核成绩和多核成绩都表现不错,对比上一代级别更高的Ultra 7 155H跑分成绩都要更高,性能表现相当出色,可以满足更多的使用需求。

  在Cinebench R23当中,酷睿Ultra 5 225H处理器多核成绩18119pts,单核成绩 1924pts,跑分成绩与当下主流轻薄本的成绩相差无几,性能表现出色。

  而在3DMark CPU Profile测试当中,酷睿Ultra 5 225H处理器单线程成绩1178分,最大线程成绩9512分。从上面几项CPU测试的表现来看,酷睿Ultra 5 225H处理器拥有出色的单核和多核性能表现,对于有多任务需求的职场人士以及创意工作者来说都能够满足办公使用以及视频剪辑等生产力需求工作。

  看完CPU,我们再来看看核显的表现如何。酷睿Ultra 5 225H内置了Intel Arc 130T核显,拥有7个Xe核心。在3DMark跑分测试中,Intel Arc 130T表现出色,Time Spy显卡分为3871分,Fire Srike显卡分为9333分,在采用相同核显的产品测试当中表现居前,充分展现出了联想针对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也进行了出色的优化,让整体的性能表现更进一步。

  内存方面,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配备了32GB LPDDR5x 6400MT/s内存,更大的容量搭配双通道设计,足以满足日常使用和生产力需求。在AIDA64 Cache&Memory Benchmark的测试中,内存读取、写入、复制速度分别为72323 MB/s、82675 MB/s、96511MB/s,速度相当迅猛,延迟为117.8ns,整体表现符合产品定位。

  储存方面,通过CrystalDiskInfo可以看到,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采用了来自忆联的OEM专供硬盘产品,经过查询,该款硬盘采用了长江存储的TLC闪存颗粒,无缓存设计,支持PCIe 4.0x4标准。我们也通过CrystalDiskMark测试了这块硬盘的读写速度。

  从测试结果来看,该硬盘连续读写速度分别为6975.09MB/s、5964.3MB/s,4K随机读写速度达到了71.23MB/s和127.79MB/s,速度表现不错,搭配1TB的大容量以及额外的扩展硬盘位,对于有大容量存储需求的活动摄影师来说也能满足使用需求。

  看完基础的测试,我们来看看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在整机和生产力性能上的表现如何。在PCMark10 Extended整机性能测试中,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常用基本功能得分10347,生产力得分为9348,数位内容创作得分为11349,游戏得分为7043,综合得分为7313分,整体得分非常出色。

  我们也使用支持跨平台的CrossMark进行了测试。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的总体得分为1817分,在生产率、创造性、反应能力等三个部分的测试中都有良好表现,尤其是创造性方面得分高达2157,拥有出色的性能表现。

  后期处理实测:更快更稳体验佳

  看起来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的性能表现还是非常出色的,超出了我的预期啊,看起来似乎很有希望,那我们就进入实际的使用场景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用UL Procyon的测试模拟看看,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在日常的图片和视频处理当中有着怎样的表现。首先来看看UL Procyon视频剪辑测试,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在开启GPU加速后,在基于Adobe Premiere Pro的视频编辑场景中得分为11592分,视频剪辑能力非常强劲。

  而在UL Procyon中的照片编辑基准测试当中,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得到5607分,在图像修饰以及批处理两个项目当中都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这样的性能表现也可以满足摄影师快速调色,出图的需求了。

  但是在实际的后期当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表现呢?我们来一起看看实际使用时的表现。对于活动剪辑师而言,导出速度就是生命线。我们使用剪映,将一段在真实活动现场拍摄的,原素材大小约5.5GB的4K 60FPS H.264素材进行剪辑、调色后,分别导出为FHD 60FPS规格下的H.264(AVC)、H.265(HEVC)以及H.266(AV1)三种编码格式,来看看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在实际出片时的速度表现如何。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Intel Arc 130T核显在媒体引擎方面确实有着非常强悍的能力,表现极为出色,用时最长仅77秒,真正实现了“仪式没结束,成片已导出”的高效。这也得益于其双媒体编码器设计,并且Arc核显还有着对于AV1格式的完整硬件编解码支持,并且兼容性更好,对于视频工作者来说绝对是更好的选择。

  不过,除了现场快速导出视频之外,很多时候摄影师也需要快速出图,但尽管大部分片场灯光还是非常不错的,但还是有一些场景昏暗的地方,让摄影师发现无论怎么设置都有着令人烦人的噪点,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很多软件当中的AI降噪功能了,这对于本地算力的要求还是十分明显的。我们就使用Photoshop 2025中Camera Raw里面的去杂色功能,对一张大小约为80MB的RAW图像进行了处理。

  实测搭载酷睿Ultra 5 225H的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用时约43.4秒,可以看出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的AI算力还是相当不错的,用户使用AI辅助创作时有着不错的体验,对于后期处理来说如虎添翼。

  当然,对于一款要带到片场使用的笔记本来说,续航表现也是非常关键的,毕竟在拍外景的时候,很有可能没地方给你充电。我们使用PCMark 10现代办公续航测试,并将屏幕亮度统一设置为户外清晰可见的60%,性能模式设置为标准,开启WiFi和蓝牙,对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续航进行了测试。得益于英特尔在低功耗能效上的深度优化和NPU对AI任务的离线接管,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在测试中实测续航达到了14小时31分钟。对于需要从早到晚奔波于不同活动现场的创作者来说,更长的续航意味着更强的安全感。

  而在PCMark 10视频播放续航测试当中,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在续航测试中表现同样出色,实测续航达到了16小时56分钟,反复观看素材或是成片也能保证出色的续航体验。

  显然,对于一名追求极致效率的活动摄影师而言,搭载酷睿Ultra 5 225H处理器的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可以充分满足活动摄影师的需求,是更加强悍的工作伙伴。活动摄影师的工作流是结果导向的,核心痛点非常明确:导出快、流程稳、续航久。在最重要的视频导出环节,酷睿Ultra版凭借其专业级的媒体引擎拥有着出色表现,这是最直接影响出片效率和甲方满意度的指标;英特尔与主流创意软件(如剪映、Adobe套件)有着深度的协同优化,确保了从编解码到AI功能调用的出色兼容性和稳定性,减少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意外错误;更长的续航意味着它可以从容应对一整天高强度的外出工作,这是同性能竞品难以企及的。

  酷睿Ultra 200H采用了Foveros 3D封装技术,借助小芯片设计带来出色的功耗和性能体验。独立的Arc图形模块(GPU),集成了强大的Xe媒体引擎,拥有双编解码器,对包括AV1在内的主流视频格式提供完整的硬件编解码支持。这正是它在剪映导出测试中大幅领先锐龙版的根本原因。其高效的并行处理能力让视频导出这类重负载任务变得轻松,将“等待”从工作流中彻底删除。而整机在PCMark10现代办公测试中超过14.5小时的长效续航也让创作者无需频繁寻找插座,长时工作也无压力。

  而在这段时间深入的实际体验之后,ThinkBook 14+ 2025酷睿版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成为了一位值得信赖的“可靠伙伴”。它或许不是某项参数上的跑分怪兽,但其真正的价值在于,通过酷睿Ultra处理器先进的异构架构,精准地解决了移动创作中最核心的痛点:导出时的高效、工作中的稳定、以及外出时持久的续航。它成功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一种确定性的可靠体验——无论现场时间多紧迫、电量多紧张,你都可以确信,它能稳稳地完成任务。对于追求效率、注重结果的内容创作者而言,这种贯穿工作流始终的安心感,正是选择它的最大理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