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11:16:51 中华网
安全护航,方得商业化始终。
8月21日,速腾聚创二季度财报释放关键信号:在全球L4领域头部企业中,速腾聚创的合作覆盖范围已超90%。
背后是整个Robotaxi行业为保障安全、实现规模化商用,正集体从传统模拟激光雷达向数字化激光雷达转向。
这一转变背后,是行业对安全冗余的极致追求。
小概率的意外是可持续运营最大的挑战
两年前,发生在美国旧金山的那桩Robotaxi事故仍历历在目。一位横穿马路的女子,被一辆自动驾驶中的Cruise无人驾驶汽车撞倒,随后车辆以每小时7英里的速度继续缓慢行驶,在车下的女子被拖行20英尺。
该事故也成为压倒Cruise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类“想不到”的意外,恰恰说明Robotaxi必须缩小“未知危险区域”,构建远超人类驾驶员的安全冗余体系。
ISO 21448《道路车辆—预期功能安全》进一步要求在自动驾驶系统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到感知系统(如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的安全性。这些传感器需要具有足够的鲁棒性,以应对环境光、天气变化和传感器性能受限等因素的影响。
而要真正逼近这一目标,目前最可行的路径即是高性能传感器,尤其是500线以上的激光雷达。它凭借超高点云密度与分辨率,能将微小障碍物、低反射目标和在复杂背景中的动态物体探测距离大幅增加。
选择行业最高线数的激光雷达,已不仅是一项技术决策,更是对用户生命安全与Robotaxi长远可持续运营的真正负责。
数字化芯片驱动的感知革命
由此,Robotaxi玩家们纷纷寻求更高线数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
与传统模拟激光雷达相比,高线数设计可以大幅提升点云分辨率,显著改善对低矮障碍物和动态目标的识别与跟踪能力,还凭借其内在的冗余特性增强了系统的容错力和环境适应性。
然而,实现高线数并非易事。传统模拟架构受限于物理结构,线数上难以突破128线的瓶颈,同时也存在寿命短、抗震性差、体积大等固有缺陷。
正因如此,行业正在积极探索更先进的技术路径,以在有限尺寸和严苛车规条件下实现真正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线数激光雷达。
为此,速腾聚创推出了新一代数字化激光雷达,其核心优势直指传统模拟激光雷达痛点。
以速腾聚创的新一代数字化产品EM4为例。其支持520 至 2160 线定制。高灵敏度的数字化检波功能,大幅提升了信号的完整性和点云质量。并且,EM4还具备最高0.050°×0.025°角分辨率,可以有效探测最远170米外的轮胎、以及250米外的石块、纸箱或横穿小动物等目标。在实际测试中,对于上一代128线激光雷达较难探测的13x17厘米的纸盒,EM4也能在最远130米左右的距离获得清晰的回波特征,并始终保持分辨率一致,帮助Robotaxi有效规避风险。
这些性能跃迁,源于速腾聚创自研并已实现量产的SPAD-SoC芯片。其将接收端,以及信号处理单元集成于单颗芯片之上,实现“接收-处理”一体化,直接生成三维点云数据,减少信号衰减与干扰。不仅大幅精简链路、降低功耗、提升信息完整性与一致性,还让激光雷达性能可以遵循摩尔定律不断提升,给Robotaxi带来前所未有的感知能力。
市场的选择证明了这一趋势。 EM4已获得多家北美以及国内头部 Robotaxi 客户的主激光雷达定点,其数字化补盲激光雷达E1也凭借“领先一年以上”的产品优势,成为全球8家头部Robotaxi公司规模落地的首选补盲方案。目前,“EM4+E1”这一数字化激光雷达组合已完成与全球8家头部客户的POC验证,并陆续进入工程导入阶段。预计今年底,多家头部企业将启动该组合的量产上车。
安全即效益:长远运营的最优解
Robotaxi步入大规模商业化前夕,降本曾是首要议题。但行业领军者如Waymo已明确指出:“真正重要的是关注安全,而不是先关注安全再关注成本,也不是先关注成本再关注安全。”
这意味着行业决策逻辑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最核心的是安全。”曹旭东曾多次直言,如果 Robotaxi公司1000台车一年有一起重大或者死亡事故的话,可能公司就要关门了。
一次可避免的碰撞事故所能节省的运营中断、维修费用、赔偿成本及品牌声誉损失,远超过升级激光雷达所需的投入。更强的感知能力直接转化为更低的长期运营成本与更高的运营效率。
随着规模化商用推进,系统必将面对海量不可预见的“极端案例”,而数字化激光雷达所提供的更远距离、更清晰、更稳定的感知能力,正是处理这些长尾风险、实现真正无人化运营的关键技术保障。
因此,从Waymo、Cruise到滴滴自动驾驶、小马智行,Robotaxi头部玩家都在其最新一代系统中选用了更高性能的激光雷达。这并非简单的技术军备竞赛,而是迈向商业化必然的、理性的选择。
目前,速腾聚创已与滴滴自动驾驶、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国内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同时,搭载E1与EM4的北美硅谷头部Robotaxi及Robotruck公司也计划于年底扩大运营车队规模。
Robotaxi头部玩家们正用实际行动表达,更高线数、高分辨率、更强环境适应性的数字化激光雷达需求已成为主流。
数字化激光雷达:Robotaxi规模化必由之路
从初代Robotaxi,到如今进入大规模商业化落地阶段。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提升感知能力,找到可处理更多corner case的最优解。
速腾聚创的财报数据,如同一个信号,印证了Robotaxi行业正在做出的共同选择:抛弃禾赛提供的128线激光雷达,告别“够用就行”的思维,拥抱以数字化激光雷达为代表的高性能感知时代。
上半年, 速腾聚创的多家Robotaxi客户已全面推进量产路测及商业化运营进程。如小马智行第7代Robotaxi多款车型,单车搭载4颗E1,已在深圳等地开启路测;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联合打造的Robotaxi车型,搭载6颗E1,将于年底量产交付。
安全是Robotaxi商业化的生命线,而数字化激光雷达,正是当前守护这条生命线最可靠的技术基石。它的普及,不再是“是否必要”的问题,而是规模化商用“何时到来”的关键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