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打造地下空间“数字双胞胎” 中地数码亮相第二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

2024-06-17 19:39:17      西盟科技资讯   


  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各种城市“生命线”深埋于地下,昼夜不停地传输着城市运行所需的资源、信息。地铁隧道、地下交通枢纽在城市地下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承担着人们出行的重任。地下街区、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场破解城市人多地少的矛盾,为市民带来便捷的生活体验。怎样让看不透、摸不清的地下世界呈现在眼前,一直都是人们建设、运行和管理城市地下空间的难题。为地下空间建设数字双胞胎!第二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上中地数码带来了解题之策。

  6月13日至14日,第二届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武汉光谷举行。会上,三十余个软件领域校企合作重点项目、产业链强链补链项目集中签约,以推动产学研联动发展,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其中,中地数码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签约“地下空间数字孪生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联合攻关项目,双方将携手合作,突破地下空间智能建模、存储、分析、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研发地下空间数字孪生平台,为我国地下空间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利器。

中地数码出席签约仪式

  据《2023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蓝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累计建筑面积29.62亿平方米。2022年,中国城市地下空间新增建筑面积(含轨道交通、综合管廊等)约2.62亿平方米。地下空间已然成为重要的城市空间资源。然而目前地下空间建设、运行和管理存在观测不直接、数据维度高、信息不确定性强等痛点问题。数字孪生技术通过实时监测、分析、生成数字化物理系统,可为地下空间建设与管理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的解决方案。

  中地数码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地数码将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重点攻克多约束下复杂地质模型快速构建与定量分析、混合环境下地下空间大数据高效存储、分布式空间分析并行化高性能计算、地下空间孪生体多尺度自适应可视化表达、地下空间数字孪生平台研发及应用示范等五大难点,实现精准映射、虚实交互、智能干预等功能目标,并通过地下空间数字孪生平台开展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供排水渗漏监测、地面沉降形变监测等试点应用。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的数百位院士、专家、知名软件企业负责人以及大型用户单位代表等,与武汉本土的软件企业家、高校学者、软件创新创业者共商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大计。作为武汉本土软件企业代表,国产GIS软件领军企业中地数码就关键软件在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促进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等方向的重要作用,展开了探讨。

  当下,地理信息正不断融入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作为时空信息底座作用日益凸显,不断丰富数字经济应用场景,GIS基础平台软件业已成为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撑。“我们始终致力于发展自主可控且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产GIS软件。”中地数码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中地数码将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建设、行业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实现关键软件国产化的真替真用,筑牢数字经济时空信息底座,助推产业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