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3 15:02:00 荆州新闻网
10月24日,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手术室内,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正式“上岗”。
这台三头四臂的大家伙在肝胆胰外科主任郑军团队的操控下,灵巧地伸缩转动“头”和“手臂”进行胰腺肿瘤切除手术,这也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本地区的首秀。
在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团队操控“达芬奇手术机器人”通过微孔的穿刺点,精准快速地完成对肿瘤的分离、切除、缝合、打结等一系列动作,成功完成手术。
本次手术的顺利实施,标志着宜昌外科手术正式步入机器人辅助微创腔镜时代,这将着实提升医院疑难病症诊治水平,也有力助推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手术影像堪比3D电影,机器人“穿针引线”精准快速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拥有三头四臂,“三头”分别是手术医生操作的主控台、患者所在的移动平台和视频影像平台;“四臂”是指4只机械臂,它和人手的功能一样,甚至拥有更细小的关节,伸进人的腔体内,能540度灵活穿行,进入狭窄解剖区域,完成手术者的指令,同时,机械手上有稳定器,过滤人手可能出现的颤动现场,动作更精准。
首位受益患者向奶奶(化名)今年73岁,因上腹部疼痛,检查发现胰腺上有肿瘤占位,于是慕名来到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寻求治疗。入院经一系列专业检查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专家团队会诊讨论,建议采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向奶奶进行手术。
“刚住院便听说医院引进了手术机器人,没想到竟成为第一个受益人。”向奶奶得知机器人手术可以做得创口更小、恢复更快,可以更早出院回家,便欣然接受。
当日上午10时许,郑军团队在患者腹部开了5个钥匙孔大小的操作孔,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臂通过穿刺通道进入腹腔,四只机械手臂分工明确,成像系统提供放大的清晰三维手术视野,组织、器官的解剖构造、神经血管的走向一目了然。
随着操作指令的下达,机械臂进入目标区域,机械手在布满细小血管、神经组织的腹腔内灵活翻转穿针引线,完成切除病灶、清扫淋巴、缝合切口等工作。手术历时4小时,顺利切除了胰腺肿瘤,术中出血量仅20ml。
近年来,机器人辅助手术在临床应用日渐增多。这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相当于给了外科医生一双540度自如活动的手和一双高清3D的眼睛,是医生的“好搭档”。整个手术需要双手操控操作杆,双脚操控脚踏板,向“达芬奇”发出各项指令,精准执行手术操作,虽然连续做了3台手术,却比常规手术要更高效和安全。
达芬奇机器人启动当天完成了一台“胰腺癌切除术”和两台“胆囊切除术”,其中两名切除胆囊的患者在术后第二天已康复出院。
突破传统腔镜手术思维,“达芬奇”将在多学科演绎“精雕细琢”
以“达芬奇”为代表的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将把外科手术带入更加高精准微创的新时代。相比传统腹腔镜,机器人手术系统克服了二维视野、手术器械操作受限等不足,使得手术解剖更加精细,操作更为精准,患者手术时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
那有了手术机器人,是不是就不用医生手术了?不是的。手术机器人是医生眼睛和手的延伸,但医生才是手术机器人的“最强大脑”。如今的外科治疗,技能技巧已经居次要地位,手术理念、思路的创新显得更为重要。
今后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将在医院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等专业手术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让手术操作更加精准、稳定,让患者“术中”创口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从趋势上看,机器人辅助手术今后将运用越来越广泛。据了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可适用于肝胆外科、胃肠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小儿外科等学科领域,还可适用于一些能通过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疾病,如胃癌/结直肠癌切除术、肺癌切除术、食管癌切除术、前列腺癌切除术、胰头癌切除术、卵巢癌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甲状腺切除术等。更适用一些空间狭小、暴露困难、位置不佳、操作难度大,尤其是肥胖肿瘤患者的复杂和高难度手术。此外,还有一些开放手术无法完成的或传统胸、腹腔镜无法开展微创手术治疗的复杂病例。
培养更多“最强大脑” 实现外科手术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为让更多的医生了解和使用手术机器人,成为优秀的“最强大脑”,医院成立了达芬奇手术团队,由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妇产科、胸心外科、胃肠外科、小儿外科等专业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医护组成。他们将分批次赴上海培训基地,开展从理论学习、模拟训练、动物手术,直到临床实践环节的规范化机器人手术培训,通过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
随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成功“上岗”,不仅标志着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与国际尖端微创手术平台接轨,使得外科手术治疗迈入了“机器人辅助微创腔镜”超精准的微创时代,这将进一步推动医院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学研究的健康发展,承担起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使命和重任,让更多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