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4 11:41:50 IT运维网
预测一:AI成攻防核心变量,2026年深度伪造攻击将规模化
报告预警,2026年,AI带来的最大威胁将是其”全民化”应用与社会工程学结合所引发的“碰撞”。生成式AI(GenAI)技术正从IT部门主导走向业务部门自治,制造、销售、财务等几乎所有部门都能自主掌控AI应用。这虽提升了效率,却也因缺乏统一安全管控,形成了巨大的监管真空。
借助OpenAI DALL-E和Sora等AI服务,制作高度逼真的伪造音频、视频内容已无技术门槛。这些技术将被大规模滥用于商业电子邮件泄露(BEC)和社交工程攻击,其逼真度将使传统识别方法彻底失效。鉴于仅基于文本的钓鱼攻击已造成数十亿美元损失,Fortinet预测,一旦攻击者具备深度伪造CEO声纹及影像实施实时转账欺诈的能力,企业面临的经济损失将呈现“指数级增长”,安全水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此同时,AI系统的内生脆弱性将集中爆发。大语言模型(LLM)的数据泄露事件因代理间通信缺乏身份验证等机制,其数量和严重性将在2026年显著上升。更隐蔽的风险在于,随着AI智能体间交互频率激增,其非人类身份(NHI)的认证薄弱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超出传统防护框架认知的新型协同攻击。
预测二:人才断层危机加剧,2026年AI应用能力成安全岗基础门槛
网络安全人才短缺这一顽疾,在2026年将演变为更为棘手的“结构性断层”危机。Fortinet《2025年网络安全技能差距报告》显示,56%的入侵源于缺乏安全意识,54%归因于IT安全技能缺乏,这为2026年埋下了巨大隐患。
危机的核心推手是代际更迭与AI替代效应。已成为职场主力的Z世代和即将进入市场的阿尔法世代,是伴随社交媒体平台成长的“数字原住民”,他们不习惯电子邮件等传统企业工具,且注意力模式截然不同。更严峻的是,AI正迅速取代过去由应届毕业生积累经验的初级岗位,这使得新人失去晋升的“跳板”。若企业和教育机构不能彻底调整招聘、培训与工作方式,将面临“剥夺下一代网络安全专业人员发展机会”的风险。
因此,报告明确预测,AI应用能力将很快从“专业技能”转变为安全岗位的“基础素养”。89%的企业倾向聘用持专业认证人才的趋势在2026年将更加显著。不懂AI的安全从业者,即使在其他方面经验丰富,也可能面临淘汰风险。
预测三:合规处罚进入“亿级”时代,2026年成全球监管严执元年
全球网络安全监管在2026年将从“立法活跃期”步入“严格执法期”,共同构筑了强制性法律规范网络,显著推高了企业合规透明度和成本。
在2026年,全球监管机构将对重大违规行为严处,甚至开出最高可达年收入10%的巨额罚单。这意味着合规不再是“最佳实践”,而是关乎企业生存的“生死线”。
预测四:量子安全“窗口期”开启,2026年成抗量子布局关键年
面对量子计算这一“远虑+近忧”的独特挑战,报告强调,企业必须在2026年立即行动。尽管实用级量子计算机尚需十年,但“先窃取后解密”的攻击模式已然存在。
这不仅是技术预测,更是紧迫的行动指南。报告强烈呼吁,企业当前所有采购项目都必须纳入量子安全标准要求,绝不能等到风险迫近才行动。为这种技术复杂、风险周期长的项目争取预算虽具挑战,但却是保障未来十年数据安全的战略性投资。
核心预测:CISO职能本质蜕变,首席弹性官(CRO)时代已然来临
多重风险叠加下,CISO向首席弹性官(CRO)转型成为2026年最核心变革——这标志着安全职能从“技术防御”转向“业务保障”的本质升级。CISO的核心职责已明确为“安全赋能业务创新+保障极端风险下业务连续性”,这正是CRO的核心价值,“零漏洞”不再是目标,“高弹性”才是衡量标准。
大型企业日均面临数十万次网络攻击,攻击者仅需成功一次即可造成破坏。2026年“业务中断型攻击”将成主流,攻击者“一次成功即可致命”的特性,倒逼CISO工作重心从“防攻击”转向“快恢复”,安全必须与业务目标深度绑定。
业务弹性的核心是界定“最小可用商业(MVB)”(银行支付系统、电商交易平台等核心模块)。CISO需在2026年Q1前完成MVB界定,其KPI体系也将重构:“MVB中断时长”“业务恢复效率”等成为核心指标,技术指标退居次要。
报告预测,在人工智能简化侦查手段、网络犯罪即服务持续蔓延以及国家支持的网络活动加剧的共同作用下,2026 年针对跨国巨头的数十亿美元级网络攻击将持续发生。CISO需摒弃“零风险”幻想,聚焦三大转型路径:建立系统性容灾预案、深度参与组织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构建业务连续性方案。
弹性之年:2026 年 CISO重点关注任务和趋势
2026 年将全面检验企业与组织对防御体系、恢复能力和适应机制等方面的现有认知和预测。当前变革进程持续加速 —— 人工智能已演变为攻防双刃剑,IT 风险与业务风险的界限已完全消失。
CISO应凝心聚力开展以下关键举措:
• 首要构建高度弹性体系。秉持“中断必然发生”理念,重点投资于业务连续性建设、网络隔离防护和灾难恢复准备。
• 将 AI 视为需严格治理的能力而非捷径。运用 AI 提升威胁检测与响应效能时,必须以保护其他关键系统的同等标准,严格管控模型、数据及访问权限。
• 全面强化身份安全体系。随着人类用户和机器智能体的激增,必须对所有非人类身份实施持续验证和严格防护。
• 加强部门协作。打破安全团队、运维部门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孤岛。业务韧性的建立依赖于共识达成与协同响应机制。
• 保持持续学习与动态适应能力。网络威胁方的技术迭代速度与科技发展同步,这意味着持续性的知识更新和攻防演练已成为现代安全体系的核心必修课。
CISO的职能范围与战略重要性已达历史峰值。2026 年,成功将属于那些兼具技术深度与战略视野的管理者,在他们的引领下,安全职能将从被动响应转变为推动业务弹性、建立数字信任和促进企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