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国内首个《配电网数字化评价指标》发布,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2025-11-23 19:55:15      中华网   


2025年11月21—22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2025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能源数字化专委会联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委会,发布了《配电网数字化评价指标-2025》(以下简称《指标》),该《指标》是国内首个配电网数字化评价的科学度量工具,为配电网数字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配电网数字化评价指标-2025》发布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配电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为深入贯彻此文件精神,国家能源互联网产业及技术创新联盟能源数字化专委会与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信息化专委会牵头组织,汇聚了产学研用41家单位210余人,历时6个月,完成《配电网数字化评价指标-2025》的制定工作。

41项核心指标明确量化,填补配电网数字化应用评价空白

《指标》涵盖“配电网生产运行数字化”与“配电网营销服务数字化”两方面共41项指标,围绕“覆盖率、在线率、完整率、成功率、识别率、准确率”评价维度,按照“易理解、无歧义、易计算”的编写原则,重点关注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与可推广性,界定了配电网数字化评价指标术语和定义,对配电网数字化评价指标的释义、应用场景、计算周期等进行了规范要求,提升了指标的可推广性,量化了配电网数字化整体水平,明确了指标的计算公式,注重实际场景中数据的可获取性,保障指标的可操作性。《指标》适用于对地市及以下区域配电网数字化的评价,优先面向中低压配电网。

从场景角度看,《指标》在多个生产运行场景和营销服务场景提供了明确指引。

从应用目的看,《指标》覆盖了配电网生产运行、营销服务等关键领域,旨在打造一套标准化、系统化的评估工具,衡量配电网的数字化应用效果,助力企业精准识别数字化优势与不足,为资源分配、项目优先级排序及投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指标》的出台,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运行意义重大,可有效指导配电网数字化建设,使得配电网数字化建设有了清晰的“度量衡”,标志着我国配电网数字化建设告别“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进入可量化、可评估、可优化的发展新局面。目前,《指标》可初步用于加快优秀案例的筛选、复制和推广,同时作为能源数字化创新成果的权威鉴定工具,未来有望在配电网数字化建设的更多领域提供标准化支撑。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