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9 12:47:17 中华网

11月16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创新中国行》栏目播出了飞利浦空调——《一个空调企业的“破卷之道”》专题节目。节目中,总台主持人陈伟鸿走进飞利浦空调位于安徽滁州的产研基地,对恩博力电器集团法人兼副董事长徐自发展开深度访谈,全面且完整地呈现了飞利浦空调践行高品质高质量发展路径,展现中国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思考与突破。
智能制造基地:硬核科技筑牢品质根基
在《对话》节目开场,面对主持人陈伟鸿“为何要逆势投入巨资自建生产基地”的提问,徐董在节目中指出:代工模式下,研发与生产的关键细节往往受制于人,空调产品的长期耐用性恰恰容易在这些“看不见的细节”上。而选择自建产研基地,不仅是为了实现全产业链闭环品控,更是要将创新的主动权和品质的生命线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飞利浦空调产研基地总投资100亿,项目分三期推进:一期家用空调基地占地659亩,建筑面积45万㎡;二期商用空调基地在建中,三期规划覆盖多品类家电,全部达产后总产能将破800万套。其中“黑灯工厂”,全自动化注塑车间24小时无人值守,机械臂精准打造空调内外机“骨架”;总装环节采用全自动焊接技术,搭配智能真空氦检系统,可捕捉常规检测遗漏的微小泄漏;智能熵检测试系统还会模拟不同气候环境,全方位核验产品性能。

实验中心内,斥巨资打造的超低温实验室堪称“严寒终极考验场”,不仅能够模拟-35℃极端严寒环境,还原“泼水成冰”的极限制热场景,对空调制热性能展开全方位严苛验证。同时,飞利浦空调将静音体验做到极致,运行噪音可低至16分贝,比人类呼吸声更轻。以近乎“无声”的运行表现,为用户营造真正可感知的静谧空间,让舒适体验再升级。

贯穿研发、生产、出厂全流程的662项质量检测工序,构建起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从零部件物料入场,到总装及配套分厂生产、实验检测、成品抽检等环节,经过不同性能的模拟测试,飞利浦空调用“看得见的品质”与“可追溯的标准”,让“健康智造”有了最坚实的底气,也是其坚持以品质取胜、不参与低价竞争的核心底气所在。
创新品牌展厅:技术赋能彰显品牌价值
在品牌展厅内,飞利浦空调完整的产品矩阵与技术成果展现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创新模式,使产品成功跳出“参数堆砌”的同质化竞争陷阱,构建起区别于价格战竞品的核心竞争力。
ADC三维空气超净系统,通过多层过滤技术实现室内空气深度净化,精准满足消费者对呼吸健康的核心关切;智能语音2.0,则通过简化操作流程,适配全年龄段用户习惯,显著降低使用门槛;自研的“ECO特省电”技术,省电效率高达45%,APF值5.70全面超越国家新一级能效标准,从源头上降低运行能耗。

展厅内并列的双品牌“飞利浦”与“恩博力”,引出对双品牌布局的讨论。两者定位各有侧重:飞利浦空调瞄准全球高端消费群体,以技术创新定义空调品质标杆;恩博力电器则扎根中国家庭需求,覆盖空调、净水、小家电等品类,用“全屋舒适解决方案”解决日常使用痛点,形成“高端突破+本土扎根”的互补格局。

初心坚守对话:长期主义锚定发展方向
节目最后,恩博力电器集团法人兼副董事长徐自发深入阐述了企业的创立初心与发展理念。作为空调行业老将的他在空调行业红海竞争加剧时入局,始终坚持“绝不打价格战”的发展原则,以品质与创新作为核心突围路径。

“以信立企,以质筑牌”不仅是徐自发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更贯穿在品牌发展的道路上。面对行业内的价格战,飞利浦空调选择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来实现突破,展现出难能可贵的长期主义发展思维。
本期《对话·创新中国行》通过多个维度的深入探访,不仅展现了飞利浦空调的创新实践,更为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飞利浦空调的“破卷之道”无疑为中国制造企业提供了值得参考的发展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