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自托管」话题引爆TOKEN2049 Safeheron王威:机构自托管的时代正在来临

2025-10-03 17:57:53      西盟科技资讯   


  “万物上链,自托管即未来”,10月1日,在新加坡开幕的全球性Web3盛会TOKEN2049上,OKX创办人兼CEO 徐明星的这一观点因颠覆了以往“机构代用户保管资产”的传统观感而引发加密行业内外的关注。

  自2019年首次举办以来,TOKEN2049一直是以Web3 &加密货币行业决策者为主角的国际性大会。最近两年,随着比特币、稳定币、加密支付等话题从加密领域外溢到主流语境甚至牵动多国监管视线,这个Web3世界的标志性会议开始吸引互联网、FinTech甚至传统金融机构的关注。

  对于传统机构来说,区块链及其基础设施的出现、迭代,正在让他们熟悉的金融从“先信任、后验证”的模式转向“先验证、后信任”。在这一趋势下,自托管展现了潜力——金融的未来不在保险库里,而是在你的加密钱包中。

  “自托管的出现甚至让传统机构、FinTech和互联网公司也成为了加密/数字资产产业链中的一环,他们的加入也将近一步加快传统金融、金融科技以及加密金融的融合。”企业级MPC数字资产托管与钱包服务提供商Safeheron的创始人兼CEO王威分析,随着 MiCA 等框架的成熟以及美亚新政策的出台,传统金融抓住契机开始全面进入数字资产领域,Web3的核心基础设施虽然早期,但在稳定币、加密支付、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等领域实现了突破性应用,这些因素都让Web2与Web3的桥接从“可能”变成了“可行”。

  作为提供安全托管服务行业的一员,王威同时强调,“无论是稳定币还是RWA,Web2与Web3的融合只是时间问题,除了创新,只有当资产能在合规、安全、可信的环境下流通时,机构信任才能建立,十亿级用户上链才能成为现实。”

  自托管是构建机构信任的「最客观」角色

  今年10月1日起在新加坡举办的为期两天的TOKEN2049议程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富达投资、高盛、PayPal、谷歌云、亚马逊、星展银行、Visa甚至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都纷纷派出自家的高管参会,参与议题涉及“机构资金流入数字资产”、“金融科技(FinTech)进军加密货币领域”、“代币化重新定义资本市场”、“宏观经济与加密货币”、“链上隐私”、“互联网服务助力Web3创新”等等。

  其实,今年5月初在迪拜举办的TOKEN2049大会上,高盛的数字资产全球主管就宣布公司将进军加密货币交易领域;而PayPal则早已创建了加密资产业务部门,包括投资和支付;谷歌云、亚马逊等互联网公司已经将Web3创业公司纳入自己的客户体系;安永不仅发布过加密货币的调查报告,部分地区公司已开始为加密货币企业提供审计、税务和风险咨询服务,甚至构建了专门的区块链分析平台。

  不仅是海外公司如此。当中国香港开始为数字资产交易、稳定币等加密资产相关行业制定法律法规后,国内市场耳熟能详的蚂蚁数科、京东金融、招商银行、腾讯云等公司的国际业务团队也已经加入到区块链和数字/加密资产的大潮中。

  9月30日,就在TOKEN2049开幕的前一天,腾讯云就举办了一场活动,邀请全球多家Web3公司和从业者探讨托管基础设施、和RWA、稳定币和PayFi等话题。

  在TOKEN2049设立展台的Safeheron提前一天加入了行业讨论中。在“机构客户采用稳定币”议题中,Safeheron的创始人和CEO王威认为,机构采用的前提是信任,合规、安全、效率是信任的关键环节,“从我们做企业级自托管钱包起就认定,技术服务在安全和合规上,都能以最客观的角色为机构客户提供保障并满足监管的合规要求。”

  王威以Safeheron自主研发的MPC-TEE专利技术在钱包即服务的应用中举例,利用密码学的多方安全计算加上芯片级的硬件分布式存储可信环境,Safeheron的系统可以让机构100%自保管、转移包括稳定币在内的各种加密资产时,不仅能防范内部作恶,也能抵御外部攻击。

  安全之外,王威认为,对于十分熟悉传统金融和互联网的机构客户来说,易操作的部署/集成、易管理的内部审批流程也十分重要,“所以Safeheron在用户体验层面也要做到产品的持续优化,我们的MPC Node产品就采用了白标解决方案,客户在自己掌管私钥的前提下,可以通过SDK实现本地化创建和管理MPC钱包,在我们的多链接入、多币承载的基础设施上,满足客户用我们的自托管钱包就能实现交易、OTC与支付、借贷与理财等各种Web3金融需求;如果这些需求归属于不同的客户业务部门,我们MPC系统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实现分权限的资产管理流。”

  以“自托管”为锚 走向全球金融生态网络

  今年以来,USDC和USDT等主流稳定币,在零售支付场景中的渗透率已经从2023年的32%提升到了2025年的68%。 Visa和MasterCard等传统支付领域的头部企业,已与加密钱包开展合作,并推出了符合监管要求的合规加密支付卡。

  然而,全球不同地区对稳定币和加密支付的监管政策差异显著。以亚洲主要市场为例,新加坡于今年6月底正式实施数字代币服务提供商新规,中国中国香港于8月初启动稳定币发行人牌照申请,日本则在8月中旬首次批准首个日元锚定稳定币项目。

  对于开展稳定币与加密支付业务的企业来说,监管碎片化和差异化跨区域开展为他们带来了挑战。

  Safeheron已经为多家支付机构(PSP)、OTC等多公司提供企业自托管解决方案,在展业过程中,王威观察到,尽管区域性监管存在差异,但反洗钱/反恐融资是全球加密资产监管及相关执法部门的共识,也将是涉及稳定币、加密支付等业务的公司必须要遵守的底线。

  王威认为,在监管差异面前,不同企业的合规需求或者满足合规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这些公司按需满足要求,“比如数字支付这类FinTech公司,效率是他们关注的核心,这直接关系到商业模式,然后是安全及合规的兼顾,也就是自托管和第三方持牌托管的平衡与兼顾。”

  他在实践中发现,金融科技企业并非也不可能在所有国家都拿牌照经营,“牌照虽然是护城河,但也是极大的经营成本,所以很多FinTech公司就在全球范围内使用第三方托管及自托管的综合方案,兼顾合规的同时,保障效率,比如一键处理资金流及审批流。”

  而对于机构投资者及基金管理人、公募、私募及养老基金这类机构来说,王威强调,“合规是他们的重中之重,一个是身份合规,再来就是因为资金体量太大,且多用于长线投资,他们十分关注安全,最后才是效率。”

  王威指出,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FinTech公司,“自托管”需求都存在,“因为自有资金在全球范围之内都可以不需要申请牌照,且自有资金和客资在合规层面是要求分开的,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也不会只选择一家持牌托管人。”

  “这也是为什么Safeheron会从自托管出发来满足所有机构的需求。”王威表示,如果机构希望持有托管牌照,想为他的客户也就是成千上万的用户去提供账户和钱包能力,Safeheron也会给到快速构建企业级加密账户的服务,客户可以通过Safeheron在全球部署的金融生态网络,集成全球各地的持牌托管人、OTC、做市商、支付机构、数字银行、交易平台以及DeFi应用。

  “Safeheron致力于将数字资产产业链的机构集成构建网络效应,促成生态网络的正向生长,”王威着重强调,“这项工作的核心是:开源代码、资产自控。并以此为前提共建由生态组成的全球数字资产互信网络,从而帮助客户管理所有产业链上的资金。”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