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 人形机器人加速场景革命 —“企创云课堂@科学咖啡馆”聚焦具身智能前沿,走进杭州南湖未来科学园

2025-11-23 19:51:53      西盟科技资讯   


  11月20日,“企创云课堂@科学咖啡馆:具身觉醒,智能机器人的产业突围与场景革命”主题活动在浙江杭州南湖未来科学园成功举行。本次活动聚焦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与多模态AI等前沿领域,汇聚学术界、产业界与投资界专家,共同探讨智能机器人在工业、医疗、服务等场景中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路径。

112201.jpg

  聚焦前沿:从“机器”到“智能体”的范式跃迁

  具身智能正成为人工智能从虚拟世界走向物理实体的关键桥梁,推动机器人从“执行工具”向“自主智能体”演进。随着大模型、多模态感知与运动控制技术的突破,机器人正逐步适应开放环境,实现从单一功能到通用服务的跨越。

  北京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振超在《人形机器人及其衍生品的产业化之路》报告中强调,中国人形机器人已步入商业化试水阶段。他指出,我国在硬件制造与成本控制方面具备优势,但在“大脑”与“小脑”协同、自主决策等软件层面仍需持续攻关。现场展示的仿人机器人及全地形六足轮腿机器人产品矩阵,展现了国产机器人在特种场景与新兴领域的广泛应用潜力。

  技术突破:多模态AI驱动场景落地

  在医疗健康领域,领略智能CEO尹子林展示了“小馨”系统如何通过多模态感知与AI大模型,实现中医“望闻问切”的数字化重构。该系统具备情感计算与记忆生成能力,可构建长期用户关系,推动医疗服务从“一次性交互”向“持续性健康管理”升级。尹子林指出,中国机器人企业应超越“硬件内卷”,构建“高价值订阅+软件生态”的商业模式,实现从设备销售向服务赋能的转型。

  双擎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森从场景落地角度,分享了机器人在医院、工厂、政务大厅等复杂环境中的一站式解决方案。通过自研调度系统与模块化定制能力,双擎科技实现了多机器人的高效协同与任务执行,彰显了“场景驱动”在产品定义与技术演进中的核心价值。

  算法创新:动态场景感知技术实现突破

  浙江工业大学毛家发教授从视觉感知角度,探讨了单视场目标检测与深度测量的技术挑战与突破路径,强调小目标识别与边缘细节增强是提升机器人环境理解能力的关键。

  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刘刚江在《运动控制与环境感知前沿进展》报告中,重点介绍了其在动态场景视觉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方面的研究成果。针对传统算法在动态环境中易受干扰的问题,他提出融合改进YOLOv5检测、多层LK光流与GL-RANSAC抽样的渐进式动态特征滤除策略,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动态干扰下的定位精度与建图质量。该技术已在巡检场景中验证,为机器人在开放环境中的自主导航提供关键支撑。

  产业共识:构建生态,推动协同创新

  会议交流环节中,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已进入“硬件先行、软件突围、生态共建”的新阶段。面对全球竞争,需加强“产学研用金”协同,突破核心零部件、操作系统与大模型等关键环节,推动标准制定与开源生态建设。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部、经济服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浙江省科企新质生产力研究院联合承办,并得到浙江省未来产业专家委员会、浙江省工商联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委员会的支持。

  “企创云课堂”作为连接产学研用多方资源的高端平台,持续聚焦科技前沿与产业变革,此次走进浙江省南湖未来科学园,依托其作为未来产业策源地的创新生态,共同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新动能。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