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7 11:35:06 西盟科技资讯
近年来,健身房、美发店、教育培训机构等场所,在消费者办理会员卡充值后,常出现跑路、闭店、歇业等情况,消费纠纷频发。值得留意的是,部分事件受“职业闭店人”影响。所谓“职业闭店人”,是指专门协助经营不善的公司制定关店、撤离计划,并处理后续消费者维权问题的特定群体。这些职业闭店人常以“第三方”身份参与善后,给消费纠纷解决带来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对此,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吕来明分析,以某艺术培训机构跑路事件为例,从表面看,并非完全是“失踪跑路”,有人出面处理,但实质是跑路,这正是“职业闭店人”操作让消费者维权困难的关键所在。
吕来明分析指出,虽不能断定艺术伞跑路及存在职业闭店人恶意逃债问题,但从临时变更法人代表,以及闭店前不久仍在收费等类似情形看,此事与以往常见的职业闭店人操作套路极为相似。
他表示,依据法律规定,若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抽逃资金、逃避债务、转移资产,通过变更法定代表人或闭店逃避债务,这属于恶意侵权和欺诈行为。那么,实施上述行为的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原法定代表人等要对消费者承担连带责任;若因正常经营亏损无法偿还债务履行合同,则由公司担责,法定代表人不直接承担赔偿责任。所以,关键在于判断是否存在恶意抽逃资金、转移资产逃避债务的问题。若认定,无论如何变化,原股东、经营者和实施上述行为的法定代表人等都要对消费者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难点在于,如何证明和知晓收取预售费的经营者是通过“职业闭店人”恶意逃避债务,还是正常经营风险。
如何提前预警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在预付费模式盛行当下,消费者面临的“闭店”“跑路”风险增多。面对市场乱象,消费者事后维权时间成本高,如何提前预警风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随着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以企查查为代表的企业信用大数据工具,或许能提供帮助。
运用企业信用大数据工具,三步防坑避险
第一步:查企业背景
决定预付费前,消费者可先在企查查等企业信用查询平台搜索企业名称,查看工商注册信息。
1. 看经验:注册时间越久,经验越丰富,有成熟业务模式的可能性越大,公司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越强,新成立公司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
2. 看地址:若商家实际地址与宣称地址或营业执照地址不符,该公司可能存在风险。
3. 看业务:商家属教培、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行业,要特别留意企业是否有经验资质,是否超法定经营范围经营。
4. 看现状:存续、在业、吊销、注销、迁入、迁出、停业、清算是企业的八种经营状态。存续或在业表明企业正常运营;显示其他经营状态则说明企业运营有问题,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止损。
第二步:看经营状况与法律诉讼
进一步查看企业经营状况,有无异常经营记录,如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等,这些信息可作判断企业经营稳定性的参考。法律诉讼记录是了解企业信誉的重要窗口。若企业涉及多起消费者维权诉讼,消费者预付费消费需谨慎。

1. 买卖合同纠纷起诉案件多,说明商家履约能力可能有重大缺陷,消费者要加倍小心,尤其关注合同细节、违约条款。
2. 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等,是明确的信用风险。
3. 存在大量劳动合同纠纷和金融借款纠纷,意味着商家可能习惯性违约,或有较大资金链风险甚至濒临破产。
4. 出现在司法拍卖名单,表明商家有明确债务纠纷且无力偿还,只能拍卖资产偿债,这是明确的风险信息,需高度重视。
第三步:一键关注商家动态,发现苗头及时止损
相关权益消费完毕前,消费者可通过企查查关注商家公司动态,发现问题及时止损。一旦遇到上述情况,应第一时间查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或咨询有经验的法律工作者,审慎选择维权途径,不盲目维权。
面对频发的预付费消费纠纷,市场监管部门在加强监管。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将施行,对预付式消费监管有新规定,为规范预付式消费模式、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面对“职业闭店人”等市场乱象,消费者要提高警惕,学会用各种工具和方法预警风险、自我保护。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大征信监管力度,提高违法侵权成本,完善法律法规,共同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如此,才能构建更健康、稳定的消费市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