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从土楼饭店到非遗工坊,一枚黄土印章的新生

2025-10-27 11:09:42      西盟科技资讯   


  福建南靖土楼,如一枚枚镌刻着岁月的黄土印章,在青山环抱的盆地间静静矗立。上世纪九十年代,怀远楼脚下的卷烟零售店“荣钟饭店”,是方圆十里的烟火中心——木门铜铃在赶集日清脆作响,饭厅里食客满座,柜台前零星摆放的土特产,为这份热闹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彼时的红火,比土楼天井里的节庆更甚。

  夯土墙上的坚守

  2008年福建土楼申遗成功的喜讯传来,通往景区的柏油路宽阔平坦,游客量与日俱增,但外地游客更偏爱特色餐饮与体验项目,让守着“餐饮+零星零售”传统模式的“荣钟饭店”,渐渐失了往日光彩。每月营业额像被雨水打湿的账本,一页比一页单薄。一旁的特产柜台,本就依托饭店客流,如今更是门可罗雀,曾经象征热闹的铜铃,也少了往日的频繁声响。即便如此,店主简荣钟仍坚持每天擦拭桌椅、整理柜台、规整商品,仿佛这份坚守,能留住那些远去的烟火气。

图为“荣钟饭店”店主简荣钟与他的小店。沈希达摄

  木夯敲出的转机

  “简哥,我们土楼的夯筑技艺还是国家级非遗,咱这饭店得借着文化东风焕新!”福建省南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客户经理吴玉珠带来的新的经营方案,让他眼前一亮。在烟草公司帮扶下,简荣钟将店后小院改造成“夯土体验区”,推出“吃客家家宴,夯土楼故土砖”的“夯土体验+特色餐”套餐。广州游客捧着自己夯的土砖,感慨道:“体验有意思,饭菜香,带点土特产回去给朋友,才不算白来。”从此,“先体验、再吃饭、后买特产”成了许多游客的固定路线,饭店翻台率节节攀升,店铺销售额也跟着水涨船高,柜台前再次恢复了往日的热闹。

图为店主简荣钟将店后小院改造成“夯土体验区”。沈希达摄

  夯土文化续新篇

  如今的“荣钟饭店”,夯土体验区成了“流量密码”,直接带火了饭店生意,账本上的盈利数字,早已远超当年最红火的时光。更让简荣钟欣慰的是,孩子们蹲在店门口听土楼故事时,眼里闪着光;游客捧着夯土砖离开时,脸上带着满足。“所谓‘以守正促创新’,就是守住饭店的家常味、特产的品质感、土楼的文化根,再用新方式把它们串联起来。”简荣钟说道。

  暮色里,土楼灯笼的暖光映射在温馨的小店。简荣钟摩挲着亲手夯制的土砖,仿佛摸到了土楼的脉搏——有些事物,从不会被时代浪潮淹没。就像这黄土墙,守住根脉,又寻得新的方向,便在岁月中愈发沉稳厚重。这家小店亦是如此,从普通饭店蝶变为“非遗工坊”,最终在黄土的质朴与非遗的传承间,续写着土楼的崭新故事。(沈希达 黄牡丹) 单位:漳州市南靖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