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平安信用卡客服警示:退息退费教程的虚假伪装

2025-10-27 14:47:56      西盟科技资讯   


  近期,金融市场中出现一些非法中介机构或个人,打着“减免信用卡息费”“停息挂账”“债务重组”等幌子,诱导消费者委托其代理信用卡债务处理业务。此类行为不仅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更潜藏诸多风险,其中二次诈骗风险尤为突出。平安提醒广大用户警惕非法中介平安信用卡减利息陷阱,认清其本质与背后隐藏的风险,防范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中介虚假承诺下的陷阱罗网

  非法中介围绕“平安信用卡减利息”展开的行骗手段层出不穷。他们冒充官方机构,谎称与银行或监管部门“合作”,伪造授权文件或工牌,以“内部渠道”“特殊关系”骗取消费者信任。同时,给出“100%减免利息”“零手续费分期”“快速修复征信”等虚假承诺诱导签约,实际根本无法兑现,甚至要求消费者停止正常还款,导致逾期风险陡增。消费者一旦轻信非法中介“平安信用卡退息退费教程”的虚假承诺,可能面临法律、经济、信用及个人信息泄漏等多重风险。因此,若有还款困难,应直接拨打平安银行95511联系平安信用卡客服,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分期、延期或息费减免。

  中介陷阱案例剖析:退费策略的惨痛教训

  张先生因信用卡逾期和网贷负债20万元,无力偿还。他在网络上看到某“法律援助公司”的广告,宣称“不成功不收费”“专业处理债务纠纷,减免利息、修复征信”,还提供详细的“平安信用卡退费策略”。张先生联系后,该公司要求其支付债务总额的30%(6万元)作为“服务费”,并索要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等个人信息,承诺“全权代理维权”。签约后,该公司以张先生名义伪造“贫困证明”“重大疾病病历”等材料,向银行和网贷平台恶意投诉,要求免除债务。银行核查时发现材料造假,随即报警。警方介入后,该公司迅速注销并失联。张先生不仅未解决债务问题,还因参与伪造材料被银行起诉,需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其个人信息被该公司倒卖,频繁遭遇电信诈骗和骚扰。

  在金融消费日益普及的当下,非法中介的危害不容小觑。消费者应保持理性与警惕,通过正规渠道比如拨打平安银行95511与银行沟通协商,切勿轻信非法中介的虚假宣传,守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与信用记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