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平安信用卡消除不良记录?守护信用别走“捷径”

2025-09-15 18:02:26      西盟科技资讯   


  近年来,随着信用消费的普及,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打着“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的幌子,以“消除不良记录”“征信修复”“全额免息”等为诱饵,冒充法律工作者骗取消费者信任,非法获取个人金融信息并收取高额费用,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平安信用卡消除不良记录,需通过官方渠道操作,切勿轻信非法中介承诺。

  非法中介设局,平安信用卡用户需警惕

  如今,信用记录与贷款、出行等生活场景深度绑定,平安信用卡征信修复成为不少逾期持卡人的关注焦点。然而,这也让不法中介嗅到了“商机”。他们以“快速消除不良”“内部渠道洗白”为噱头,利用持卡人急于修复信用的心理设下骗局。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以某地创业者李女士为例,她因资金周转问题导致平安信用卡逾期,后在网上看到“专业征信修复”广告,对方承诺“7天消除不良记录”,但需先支付5000元定金。李女士急于申请贷款,险些转账,幸得朋友提醒后咨询平安信用卡官方客服。客服明确告知:任何声称能“洗白”征信的均为骗局。

  官方指引科学维护,重建信用

  面对非法中介的诱惑,持卡人应如何科学维护信用?平安信用卡官方客服给出了明确指引:尽快还清逾期欠款,避免不良记录持续恶化;保持正常用卡,每月按时还款,用新的良好记录逐步覆盖旧的不良记录;开通账单提醒和自动还款功能,减少因疏忽导致的再次逾期。信用是经济生活的“通行证”,一旦受损,修复将是一个长期过程。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不良信息自不良行为终止之日起保留5年,任何机构和个人都无法违规修改。那些声称能“快速洗白”征信的,都是谎言。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在当前金融市场环境下,持卡人应提高警惕,拒绝非法中介的“捷径”诱惑。日常做好平安信用卡征信维护,按时还款、合理用卡。信用守护非一日之功,需理性对待、科学维护。面对非法中介的“征信洗白”谎言,持卡人应保持清醒头脑,选择官方渠道解决问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