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科研团队探寻脑科学前沿 助力儿童早期发展

2025-11-12 15:09:32      西盟科技资讯   


  在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脑科学研究正成为解锁人类认知奥秘、破解健康与教育难题的关键领域。中国香港中文大学何鸿燊认知神经科学讲座教授、语言学教授、大脑与认知研究所创所所长黄俊文,带领一支汇聚多学科人才的团队,不仅在认知神经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深耕多年,更将目光聚焦于低资源环境儿童早期发展这一重要社会议题,通过科技与生物资料的创新应用,为改善儿童发展困境开辟新路径,其成果正逐步惠及中国香港及内地多地儿童。

  用认知神经科学创新干预低资源儿童发展困境

  低资源环境儿童,包括中国香港和其他城市的低收入家庭儿童与内地农村留守儿童等,正面临“输在起跑线上”的困境。资料显示,这类儿童中45%存在潜在的发育迟缓问题,在语言、认知、社会情感发展上明显滞后,且未来获得优质高等教育与专业职业的机会相对较少。从社会发展视角来看,及时满足他们的早期发展需求意义重大——越早干预,不仅干预成本越低,还能为社会培养技术性、专业性人力资本,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消除贫困”“确保健康生活”“提供优质教育”等关键内容,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团队还积极与经济学家开展跨领域合作,在早期干预的成本效益模型构建、儿童人力资本长期增值测算等方面获取专业支撑,进一步夯实了干预方案在社会经济层面的可行性论证。

团队其中一个重点项目是推动阅读.左图是广西的祖母以壮语为孙儿朗读故事;右图是云南的小型儿童图书馆。

  传统针对低资源环境儿童的干预方案,多依赖合资格治疗师或教师上门,为家长提供一对一指导以促进儿童发展,这种模式虽有效果,但成本极高,难以大规模推广。而低资源环境儿童发展迟缓的核心症结,正是缺乏高质量的神经认知刺激与系统训练。针对这一痛点,黄俊文团队设计了一套兼具成本效益与科学性的早期训练策略,聚焦0-3岁儿童关键发展期,通过“在线+线下”结合的方式突破资源限制。

  团队借助微信小程序搭建在线干预平台,善用全国稳定的行动网络覆盖,向家长推送丰富的指导材料,内容涵盖语言培养、互动技巧等实用模块,全方位营造认知刺激环境。线下则培训当地导师,为家长提供小组指导,既降低了对专业人员的依赖,又能让家长在同伴交流中更好掌握干预方法,实现低成本、广覆盖的干预模式落地。

陈思教授(站立者)与一名研究员在新疆阿克苏市一间妇幼保健中心,为一名儿童进行脑电图示范

  科技赋能精准干预:“数字化孪生脑”与跨区域实践落地

  为了让干预更精准、更具个性化,团队创新性地融合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数字化孪生脑”体系。在训练开始前,通过低成本神经测试工具采集儿童脑电资料,结合家庭背景、儿童日常表现等信息,再通过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综合分析,精准识别出最需要高成本干预方案的儿童。这种方式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避免了干预资源的浪费,还能深入评估神经可塑性机制,为认知神经科学基础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实资料支撑。目前,已有逾千名中国香港及内地儿童参与了相关测试,为项目的持续优化积累了宝贵经验。

  从实验室走向实地,团队的干预方案已在中国香港及内地多个地区开展实践并取得积极成效。在中国香港,家长们在导师指导下学习通过游戏治疗与孩子互动,让儿童在轻松氛围中提升认知能力;在广西,使用壮语的祖母们借助团队提供的方法,与孙辈分享民族故事,既传承了文化,又促进了儿童语言发展;在云南的小型儿童图书馆,团队的干预理念融入日常活动,为当地儿童打造了充满认知刺激的阅读空间;甚至在婴儿睡眠时,团队也会进行简单的脑电图测试,持续追踪儿童神经发育状况。

  2025年8月,团队深入内地城市开展交流与评估,将实践范围进一步拓展。在四川达州,团队走进当地早教中心与幼儿园,与教师、家长举行stakeholder会议,详细了解当地儿童发展现状,并现场开展家长-孩子互动评估,为后续干预方案调整提供依据;在新疆阿克苏,团队与当地妇幼保健中心合作,陈思教授(团队核心成员、中国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心理系助理教授)在stakeholder会议上现场演示脑电图实验原理,帮助家长直观理解神经科学评估的意义,极大增强了家长对干预项目的信心。阿克苏当地妇幼保健机构还专门提供可预订房间,为团队开展活动、家长交流提供便利,形成了“科研团队+地方机构”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助力构建儿童发展公平体系

  团队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实践中惠及众多儿童,更获得了国际学术界与社会的广泛认可。黄俊文教授拥有逾20年教学与研究经验,曾在美国西北大学任职近十年,2023年8月起兼任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协理副校长(研究),其团队先后获中国香港研究资助局多个合作研究基金项目支持,还连续20年得到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R01等项目资助。团队的研究曾荣获第48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审团祝贺金奖、中国香港研究资助局人文及社会科学杰出学者奖,黄俊文教授本人也获约翰・西蒙・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颁发的古根海姆人文科学基金奖,这些荣誉彰显了团队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学术高度与社会价值。

  展望未来,黄俊文团队将继续深化低资源环境儿童早期发展研究,一方面进一步优化神经测试工具与人工智能算法,提升干预方案的精准度与可及性;另一方面计划扩大项目覆盖范围,深入探索不同文化、语言背景下儿童发展的差异,为跨区域、跨文化的儿童早期干预提供更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依据。同时,团队还将持续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开发更多基于脑科学的实用工具,让更多低资源环境儿童能享受到优质的早期发展支持,为构建更公平、更包容的教育与健康体系贡献力量。

  从基础研究的突破到社会问题的解决,黄俊文团队以认知神经科学为纽带,用科技与创新架起了一座连接实验室与现实需求的桥梁。他们的探索不仅推动了学术进步,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研工作的社会担当,为我国乃至全球低资源环境儿童早期发展研究与实践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式。(张华)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