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6 19:24:06 西盟科技资讯
是药三分毒,肝脏首当其冲,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最新研究显示,我国中老年群体因长期服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已飙升至58.7%!在35-80岁慢病患者中,同时服用三种以上药物者达41.2%,肝脏每天需要分解的化学毒素超过正常值3-5倍。“每天吃3种降压药,转氨酶指标已经报警。”63岁的糖尿病患者张先生的遭遇,正是不少肝损患者的缩影。
与此同时,更为常见的脂肪肝,正成为悬在国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人到中年代谢功能下滑,每 4 个国人中就有1 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肝代谢异常,35岁后国人普遍存在超重、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代谢疾病,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疾病。当 "是药三分毒" 成为日常,超脂超重变的常态化,如何在控制基础病的同时守护肝脏,成为千万家庭的健康痛点。
对此,中国科学家率先发起了冲锋。2025年4月,浙江大学研究人员在权威期刊《国际食品研究》(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上刊文:将中国传统中药和益生菌联用,原本饱受高脂肪困扰患者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在内的多项脂肪肝衡量指标显著改善。
研究人员透露,此次研究主要是针对高脂饮食下的临床实验。据悉,高脂饮食是指膳食中脂肪供能比例显著高于常规推荐值的饮食模式,通常脂肪占比超过每日总热量的35%-40%。传统中餐中的炸、炒等烹饪方式便是高脂饮食的典型代表。
令人振奋的是,此次研究中喂养了中药和益生菌的实验组,小鼠的脂肪堆积大幅减少,甘油三酯(TG)水平下降了41.71%,总胆固醇(TC)水平降低了54.24%,此外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的脂肪滴的数量和大小均有明显减少。
中药和益生菌联用减轻肝损伤
总之,该研究证实了中国科学家提出的“中药与益生菌联用方案”,作为对抗高脂肪饮食影响的治疗组合所具有的巨大协同潜力,为改善脂肪肝这一全球性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遗憾的是,目前该研究仍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且在论文中并非披露所使用的是何种中药与益生菌,也不知道其剂量配方。在此背景下,另一项同样由中国科学家携手打造的成熟护肝制剂“倍清肝”,凭借扎实有效配方,迅速在京东、天猫流通,成为肝损人群心头好。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22年,上述“倍清肝”核心专研成分二氢杨梅素便登上了权威期刊《Nutrition & Metabolism》,第三军医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中年脂肪肝受试者在摄入该物质12周后,象征着脂肪肝健康程度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分别下降了38%和25%。
此后三年,国内研发团队将其与担子菌提取物、四氢姜黄素和护肝菌AKK001等肝脏养护领域热门成分协调搭配,最终落地平价版护肝科技品“倍清肝”。因其“降脂清肝”“排毒养护”口碑且单价门槛不过三位数,上线京东首季度,便被业内人士评价为多年未见之单品。
上海《肝脏》杂志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有200万人死于肝病,其中我国占比超20%,肝疾频发的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肝脏常因无痛觉神经成为“健康盲区”,65%的肝损患者早期无症状,往往发现时已出现纤维化改变。
因此多位三甲医院医生提醒:肝脏预防很关键,不能等真出了问题再解决,尤其是常年久坐、常年加班熬夜、出差饮酒的中年男士,尤其需要注意。
IP地址在北京的一位私募基金主管在“倍清肝”商品评论区留言,“之前简直不敢看体检单,肝脏指标全是红箭头,现在每天早晨起来口苦口干的毛病没了,整个人也轻快多了”,马上来临的618大促活动,他决定再入手12瓶,“过了40岁,自己才是身体的第一责任人。”
正如北京协和医院王浩主任所言:“药物性肝损伤不可怕,可怕的是忽视科学干预。”
此次浙江大学科研团队的研究问世,为解决肝脏问题提供了新方向,而“倍清肝”类成熟护肝科技的普及,也为长期服药人群提供了治慢病、护肝脏的双重保障。在这个老龄化加剧的时代,当科研成果真正惠及大众,属于中国中老年的“肝健康”时代,正在中国科学家的助力下加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