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吴晓波年终秀提到的AI ready,你做好了吗?

2024-01-05 15:23:27      搜狐   


  “你的企业有没有完成数字化、智能化的准备,有没有AI ready,这才是核心的核心,这才是现代化的意义”。近期,《预见2024 吴晓波工厂年终秀》关于AI的观点和预见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其中提及的新概念——“AI ready”,让很多人兴趣十足。

  毕竟在2023年,AI的浪潮席卷全球,各行各业都期待着应用 AI能力,很多人已经接受AI是企业未来运营的一部分。但是,对于企业来说,仅有拥抱AI的意愿可不行,还需要在系统、数据等各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要强调数字化的重要性。通俗地讲,就如同拿杯子取水一样,前置工作就是先准备一个杯子,才能有后续动作,而这个为企业引入AI的过程,就是“AI ready”。

  那么,企业实现AI ready需要做什么?

  有关键的两点,一是数据的沉淀,如何理解呢?比如现在有一位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师,我们想要向他寻求事业如何发展的建议,但是他对我们并不熟悉,不知道我们的性格、经历、学历、职业等,给出的只能是一些笼统的、通用的建议,并不具有针对性,所以要将这些内容沉淀给他,让他快速了解我们,才能为我们“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二是将所有资料信息放在同一个系统中,这个更好理解,如果企业内部系统过于分散,就相当于我们提供给大师的性格、经历等杂乱无章甚至缺失,大师给出的建议很可能十分片面,不够周到。也就是说,企业想有一个AI“水龙头”,不仅要储水,还要储备足够的水。

  但做好这两点并不容易,对企业来说,想要快速实现AI ready,借助于all in one的平台或许是个更加快捷有效的方法。我们以飞书举个例子,目前,“蔚小理”、小米、民生等大量的先进企业都在使用飞书,飞书不仅本身就具备知识沉淀的功能,而且邮件、IM沟通、文档乃至业务系统都可以在飞书上直接跑起来,同时飞书新版还能兼容第三方系统。也就是说,⼀个飞书=Slack+Zoom+Google Doc+Workday+Airtable+Teambition,并且未来这类系统还可能继续增加,真正地实现all in one。这就意味着只要把工作流程在飞书上跑起来,企业的各类信息知识就自然沉淀在一个池子里,不知不觉就已经做好了AI ready。

  在利用飞书做好“AI ready”后,企业无论是自主选择AI接入,还是直接启用飞书推出的“飞书智能伙伴”AI产品,都将更加的得心应手。

  应用AI的本意就是提效,这是很多企业始终致力于解决的问题,而做好AI ready正是高效的表现,能创造更大的价值。正如吴晓波所说,“做好了ready,等待工具和你来握手,来博弈,用工具来提高你的生产效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