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问止中医叩响资本市场,用“中医大脑”开启中医AI新时代

2025-11-04 11:27:47      中华网   


  当人工智能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历史悠久的中医如何与之巧妙融合?问止中医以其独特的“中医大脑”给出了答案。

  2025年7月底,问止中医向港交所递交更新后招股书,启动“中医AI第一股”冲击战。

  据灼识咨询数据显示,问止中医已连续两年(2023—2024年)蝉联中国内地人工智能辅助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榜首,以1.5%、1.3%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龙头。财务数据显示,公司收益从2022年的6216.9万元增至2024年的2.36亿元,2025年前五月营收已突破1亿元,经调整净溢利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商业化能力获市场验证。

  技术深水区:“中医大脑”构筑核心壁垒

  与许多停留在概念或单一工具层面的AI医疗应用不同,问止中医的竞争力根植于其核心产品“中医大脑”所构建的闭环生态系统。这不仅是技术的领先,更是商业模式的革新。

  问止中医自主研发的“中医大脑”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已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专家评审及大型三甲医院临床一致性研究,是中医AI领域罕有的兼具学术背书与临床验证的软件系统。

  “中医大脑”基于神经网络架构构建,以大规模中医知识图谱与结构化临床知识库作为输入层,输出层则涵盖方剂推荐、药物加减及具体用药方案等内容。

  其技术深水区的核心突破,在于持续运行的临床反馈闭环。系统在应用期间已积累并学习百万条有效临床案例,不断优化其推理与判断能力。每多服务一位患者,“中医大脑”的诊断逻辑就更精准一分。

  目前,“中医大脑”已汇聚超过100万例临床案例、150万张舌象图像及超过8亿汉字的结构化电子病历。这些高质量、大规模的数据资源为深度学习模型提供了坚实基础,使其能够适应多样化、复杂化的临床需求。

  创始人特质:科技背景与中医传承的碰撞

  问止中医的创始团队,具有独特的“跨界DNA”。

  创始人崔祥瑞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后于美国斯坦福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在创立问止中医之前,他曾长期从事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与咨询工作。

  基于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深厚积累,崔祥瑞敏锐捕捉到中医行业存在的关键短板:“学生物时我们早已习惯使用数据库等现代工具,在西医领域这类基础设施也已非常成熟,但中医却仍处于数据化与智能化的洼地。”正是这一洞察,催生了他构建“中医大脑”的构想——一个汇聚古今中医临床知识的科技化中枢引擎。

  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林大栋博士,身兼经方大家倪海厦医师亲传弟子与“中医大脑”核心发明者双重身份。他先后获得美国纽约州雪城大学电机硕士、美国加州国际医药大学针灸硕士,以及美国自由大学东方药学博士学位。在投身中医前,林大栋博士曾在思科等科技公司长期从事高性能网络产品的研发,在互联网技术服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团队中的第三位联合创始人张南雄博士则展现出“半路出家”却卓有所成的跨界轨迹。他本科在伯克利攻读数学,后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工程学硕士,在芯片、硬件、物联网及大数据等科技领域拥有多年创业经验。令人惊叹的是,他在50多岁毅然转学中医,并取得美国国际医药大学针灸及东方医学博士学位,成为科技人与中医人双重身份的代表。

  中医企业愿景:从疑难重症到人人享有,AI如何赋能传统医学

  问止中医的愿景包含着对中医现代化转型的探索。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通过技术创新来推动中医的发展和传播。问止中医的成立背景源于对中医现代化的追求,以及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深刻理解。

  “问止,表达的是我们想突破医学的边界、探求医学的究竟、追求医学的极致。”崔祥瑞在学术会议上这样阐释公司的使命。

  2021年,问止中医创立“精一书院”,一个以原创中医内容为核心的中医爱好者社区。截至招股书更新时间,该社区已吸引超过41万名注册用户,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中医文化社区。

  针对中医行业长期面临的人才断层与培养周期长等核心挑战,问止中医通过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AI不仅有效辅助诊断、减少疏漏,更通过融入名医思维路径,重塑传统中医教育模式。年轻医师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可直观学习名医辨证思路和用药规律,大幅缩短成才周期。

  财务轨迹:高速增长的商业验证

  从行业趋势看,中医AI赛道正处于爆发前夜,AI辅助中医市场正以惊人速度扩张。政策层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为企业提供了监管绿灯。

  灼识咨询报告显示,AI渗透率从2024年的1.4%预计提升至2029年的5.4%;AI中医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160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100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4.3%。

  国家政策也明确支持AI与中医融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中医智能辅助诊断系统”,2024年发布的《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为行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问止中医通过“C端服务+B端赋能+文化生态”构建多元收入。

  收入结构:

  医疗服务:提供线上问诊、线下面诊及智慧药房服务,单诊次时长30分钟,确保深度沟通。

  技术输出:通过“问止AI联盟”向2000余家医疗机构输出“中医大脑”系统。

  文化产品:精一书院课程、中医养生产品及书籍出版形成长尾收益。

  财务数据方面,问止中医的收益由2022年的6220万元(人民币,下同)增加204.0%至2023年的1.89亿元,后增加25.1%至2024年的2.36亿元。公司的收益由截至2024年5月31日止五个月的8980万元增加11.7%至2025年同期的1.00亿元。

  随着港交所上市进程的推进,问止中医有望成为中医药人工智能化及现代化发展的新标杆。

  在问止中医叩响港交所大门的道路上,资本市场将见证一场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的深度对话。这家从硅谷工程师与中医博士手中诞生的企业,正以“中医大脑”为支点,撬动全球对中医智能化的想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