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中国DRAM产业新引擎:“十五五”开局,长鑫科技叩响资本市场大门

2025-11-02 11:02:23      中华网   


  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于2025年10月审议通过,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迎来新一轮战略机遇。规划中明确强调将采取超常规举措,推动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这一顶层设计不仅为产业注入强劲政策动能,更标志着中国半导体自主化进程进入系统化攻坚阶段。

  在此背景下,国内DRAM产业领军企业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完成IPO辅导验收,迈出登陆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市场分析指出,长鑫科技此时推进IPO,正值“十五五”开局与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塑的关键窗口期,其资本化进程不仅关乎企业自身发展,更被视为推动国内半导体产业协同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重塑DRAM格局,构建自主产业生态

  DRAM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部件,全球市场长期由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三巨头主导。根据市场研究数据,中国DRAM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5年突破2500亿元。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供应链安全挑战,实现DRAM的自主可控已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必须攻克的战略高地。

  在这一背景下,长鑫科技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分析其发展路径可见,企业自成立之初就选择了技术难度最高但长期竞争力最强的IDM模式。这种全链条布局使其在工艺研发、产能调配和产品迭代方面展现出显著协同效应,逐步在LPDDR5、DDR4及最新LPDDR5X等高端产品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打造协同生态 赋能存储竞争力

  2025年以来,全球DRAM市场出现结构性转变。随着国际大厂将产能向HBM和DDR5倾斜,传统DDR4供应趋紧。长鑫科技凭借其灵活的产能调配能力,迅速填补市场缺口,保障了国内下游企业的供应链安全。根据Counterpoint预测,2025年长鑫科技DRAM出货量有望实现50%同比增长,全球市场份额预计将从一季度的6%提升至四季度的8%。

  这一增长数据背后,反映出中国企业正在成为全球存储市场的中坚力量。长鑫科技通过构建自主知识产权体系,不仅为自身发展构筑了技术“护城河”,更带动了国产设备与材料企业的协同发展,初步形成了健康的产业生态。

  前瞻布局引领产业迈向新阶段

  面对AI算力革命带来的存储技术升级机遇,长鑫科技已在LPDDR5X等前沿领域展开布局。其创新的uPoP®小型封装解决方案,以及正在研发的0.58mm超薄规格产品,显示出企业在前沿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这些布局不仅契合全球存储技术发展趋势,也为中国在下一代智能终端竞争中奠定了产业基础。

  从全球视角看,半导体产业正经历深刻的供应链重构。长鑫科技的发展轨迹,代表了中国在关键半导体领域实现自主可控的战略决心。随着全球存储市场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长鑫科技能否凭借其资本化进程和技术积累,在全球DRAM格局中赢得更大话语权,将成为观察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