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10:11:15 中华网
近日,在广州召开的"守护女性健康捍卫消费权益"主题研讨会上,来自多个领域的权威专家对卫生巾产品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全面解读,并就如何促进卫生用品行业健康发展提出了专业建议。这场由广州市直播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主办的研讨会,吸引了化工研究、质量检测、医学、消费维权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共同探讨卫生巾行业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研讨会上,专家们重点讨论了近期引发广泛关注的“棉密码事件”。棉密码是辛选集团旗下卫生巾品牌,此前有报道称其多批次产品检出硫脲脲成分,被一些自媒体渲染为"致癌卫生巾",导致消费者恐慌。针对这一事件,毒理专家盘瑶博士从专业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她指出,在毒理学研究中,剂量决定毒性是一个基本原则。通过模拟计算最不利情况下的暴露量,发现卫生巾中可能存在的硫脲脲含量远低于安全阈值。更重要的是,目前没有任何可靠的流行病学数据或临床研究表明硫脲脲会对人体产生致癌作用。盘瑶博士还澄清,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三类致癌物"分类常被误解,实际上这个类别包含许多常见物质,如人们日常饮用的咖啡和茶中的咖啡因、茶碱等成分。
医学专家们提供了更加直接的临床证据。妇科专家罗医生表示,从医学角度看,宫颈癌几乎全部由HPV病毒引起,与卫生巾成分无关。对于网络上流传的使用某品牌卫生巾导致"胎停"的说法,罗医生指出这完全违背了基本的医学常识,因为卫生巾使用时期与妊娠关键期并不重合。甲状腺科专家也表示,所谓"硫脲脲导致甲状腺癌"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临床上从未发现相关病例,即使在动物实验中,也需要极高剂量才可能观察到对甲状腺的影响。
中国广告协会副秘书长张德志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了这起事件。他认为,部分自媒体利用公众对健康的关注和对专业知识的缺乏,故意使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内容吸引流量,这种行为不仅不负责,而且涉嫌违法。张德志呼吁正规媒体和专业人士加强科普宣传,帮助公众建立科学的健康认知。
棉密码品牌方在会上表示,其产品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并提供了第三方检测报告作为证明。但在此前的舆论风波中,这些专业检测结果往往被忽视,而一些缺乏科学依据的指控却广为传播。这种现象反映出当前消费品市场面临的一个普遍困境:在信息过载的时代,专业权威的声音常常被淹没在嘈杂的网络舆论中。
广州市直播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会长杨诚钢指出,类似事件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往往难以估量。他以“霸王洗发水”事件为例,说明不实指控可能给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即使最终证明清白,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也可能已经遭受不可逆的损害。杨诚钢呼吁行业组织联合起来,支持受害企业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信息核查和纠错机制。
针对行业治理问题,与会专家提出了多项建议。广州市直播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刚强调,需要从三个层面采取行动:一是加强网络信息管理,清理以"科普"为名传播不实信息的账号;二是构建多方参与的监管体系,实现政府、行业和社会力量的协同治理;三是提升企业法律意识,鼓励其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广东卫生用品商会会长李忠霖表示,虽然中国卫生巾标准已经非常严格,但行业不能满足于此,应该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主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投诉部部长林雅莹则从权益保护角度提出,要建立更加高效的消费纠纷处理机制。一方面,企业应该优化投诉响应流程,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维权渠道;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维权机制被滥用,维护诚信公平的市场环境。林雅莹建议企业分类处理消费者诉求,对合理投诉要积极解决,对明显不实的指控则要敢于依法维权。
这次研讨会不仅澄清了关于卫生巾安全性的科学事实,更重要的是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专家们普遍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的行业监管模式需要与时俱进。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提高监管效率,另一方面要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治理合力。特别是对于卫生用品这样关系公众健康的重要消费品,更需要建立从原材料到销售终端的全链条质量监控体系,同时加强消费者教育,提升整个社会的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
通过这次研讨,与会各方达成共识:只有坚持科学精神、依法治理、多方参与的原则,才能推动卫生用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既保障消费者权益,又维护企业合法利益,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这对于其他消费品行业的治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