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6 12:35:48 中关村在线
[中国,沈阳,2025年4月25日]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联合沈阳工学院成功举办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本次研讨会邀请500余位教育行业领袖、专家学者、合作伙伴和媒体嘉宾出席,聚焦产教融合新思路、新模式、新场景、新应用进行深度探讨,旨在助力全球数智人才培养建设与发展。会上,华为发布"根智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化实训解决方案,并联合沈阳工学院正式发布ICT人才培养全球样板点。
数智赋能新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新趋势
随着全面智能化时代加速到来,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高校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沈阳工学院校长李康举 沈阳工学院校长 李康举
在研讨会开场致辞中,沈阳工学院校长李康举表示:“面对以AI、大数据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高等教育必须主动求变。我校通过两大举措应对挑战:一是与华为等17家头部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二是全面推进数智化转型,实现教学科研智能化。我们坚信,做比想更重要,不拥抱AI的教育终将被淘汰,这正是我们推进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
华为副总裁、公共事业军团CEO 李俊风
华为副总裁、公共事业军团CEO李俊风在致辞中提到:“数智时代浪潮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支撑。华为始终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与全球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构建起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生态体系。沈阳工学院敢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引入先进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实训资源,充分证明了民营高校培养人才的灵活机制和超高效率。”
辽宁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 胡承波
“教育兴则辽宁兴,人才强则辽宁强。” 辽宁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胡承波在致辞中指出,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积极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推进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全面提高人工智能人才自主培养质效,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要探索高质量人才培养新路径,加快将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要抢抓数字化时代发展机遇,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统筹推进数智时代下新质人才培养,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贡献高等教育力量。
沈阳工学院&华为ICT人才培养全球样板点正式发布
沈阳工学院&华为ICT人才培养全球样板点正式发布
辽宁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胡承波,沈阳工学院董事长王兆宝,沈阳工学院校长李康举,华为副总裁、公共事业军团CEO李俊风,华为辽宁政企总经理朱江华参与样板点发布仪式。在数智化转型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沈阳工学院通过引入华为领先的ICT技术体系和数字化实训解决方案,构建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的协同发展新模式。沈阳工学院创新性地将企业真实环境引入教学场景,开设了包括5G网络规划及优化、鸿蒙嵌入式系统设计等前沿课程,建设了涵盖6大技术方向的26个现代化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接触行业尖端技术的实践平台。
目前,样板点的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一方面,沈阳工学院将华为的技术案例与高校理论体系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通过举办华为ICT大赛、人才双选会等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沈阳工学院已与全球15个国家的51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国际化办学水平显著提升,为东北经济振兴培养了大批高素质ICT人才。
培养新质生产力人才,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沈阳工学院教务处处长 杨玥
在主题分享环节,沈阳工学院教务处处长杨玥发表了题为“数智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的探究”的演讲。她指出:“人工智能发展已从局部探索走向千行百业,这一趋势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沈阳工学院深化校企合作,通过携手华为构建‘协同进化’的新模式,并学习企业运营模式,旨在推动教学平台建设和管理流程赋能,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目标,以满足未来产业发展需求。”
赣南科技学院副校长 何锦龙
赣南科技学院副校长何锦龙在政校企合作“两层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主题分享中提到,赣南科技学院将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人才培养的抓手,坚持“产、教、研、用”一体化,构建了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于一体的产教联合体,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了教育质量,有效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华为ICT学院支持中心主任 王隆杰
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华为ICT学院支持中心主任王隆杰在“深职大-华为产教融合共育ICT人才”主题演讲中,回顾了学院与华为的合作历程,并对双方的合作成果进行了介绍。340名在校生通过华为HCIE认证。这些数据不仅体现了人才培养的成效,也验证了“课证共生共长”理论。围绕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呼吁各方凝练经验、复制成功案例,共同推动ICT教育的全球化发展。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 熊盛武
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熊盛武提到,人才是AI创新的核心引擎。面对AI人才供需问题,政策端需不断牵引加大AI人才培养力度。当前,高校AI课程数量持续增长,向产业输送人才步伐不断加快。武汉理工大学通过校企协作也在加快推动产教融合,如“1+2专业硕士华为专班”,围绕AI+X微专业开展创新实践课、竞赛 辅导课等模式,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专业功底扎实、创新能力强的数智人才。
烟台职业学院副校长 丁春燕
烟台职业学院副校长丁春燕在主题演讲中,重点介绍了烟台职业学院构建的区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积极推动校企合作,目前已与企业合作建立14个产业学院。面向未来,学校将以华为&烟台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为数字底座,通过“数智+新型工业化人才”培养,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和社会化培训认证服务平台。同时,学校还将推进十大工程建设,培育“工”字形应用型人才,助力本地产业数字化发展。
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教育科研业务总经理 阮东闽
华为中国政企教育医疗系统部教育科研业务总经理阮东闽也发表了“助力ICT人才培养,共赢教育行业智能化”的主题演讲。他提到,未来人工智能行业渗透率达到20%,ICT人才缺口也将达到2000万,华为围绕“人工智能+教育”,华为打造全场景1+3解决方案,包括覆盖120多个国家的ICT学院和数字化实训平台,每年培养200,000多名学生。新的“根智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实训解决方案,也将加速培养高技能AI人才与AI+X行业应用人才,助力各行业数智化落地。
华为发布"根智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化实训解决方案,助力数智人才培育
华为发布"根智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化实训解决方案
会上,华为正式发布"根智融合"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化实训解决方案。沈阳工学院教务处处长杨玥,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教授熊盛武,赣南科技学院副校长何锦龙,烟台职业学院副校长丁春燕,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华为ICT学院支持中心主任王隆杰,华为公共事业军团副总裁、教育医疗行业总经理赵祎鑫参加发布仪式。该方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依托昇腾算力底座构建系统性大模型研训体系,旨在帮助高校和企业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垂直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与可持续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数智时代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未来,华为与沈阳工学院将持续加强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数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机制,共同为全球数智人才培养贡献力量,助力教育行业的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