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电及乐无创神经调控技术(10KHz无创脉冲射频物理训练器)开拓男性延时训练新方向

2025-07-31 16:54:41      西盟科技资讯   


  “电及乐”亮相男科专业大会引发关注

  近日,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男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五次常务委员会议暨“男性大健康产业与男科规范诊疗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聚焦男性健康领域的规范化发展及神经调控等前沿技术,在“支持节奏控制训练的创新技术”板块中,一项由国内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无创神经调控设备——“电及乐”受到多位与会专家的高度关注与深入讨论。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脉冲射频:从疼痛管理到节奏控制训练的探索

  会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上海仁济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机构专家,就脉冲射频(Pulsed Radiofrequency, PRF)技术近年来在男科领域的研究动向进行了交流。PRF起源于疼痛管理,是一种基于非热电脉冲影响神经信号传导的调控方式,已有数十年国际应用经验,在多国指南中被用于多种神经调节领域。

  部分已公开发表的国际研究探索了PRF在阴茎背神经(DPN)方向的应用,观察其对性节奏控制能力的可能影响,显示该技术在部分个体中存在有益的训练支持作用。虽然当前研究多为探索性小样本数据,且尚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验证,但其神经机理具备理论基础,并引发了业内对“非药物干预+可逆性神经适应训练”路径的浓厚兴趣。

  不过,由于传统微创PRF技术需在医疗机构由专业医师进行操作,因此实际应用受限。在此背景下,翱翔医疗团队提出“将专业神经调控方式转化为居家可用的物理训练工具”的构想,并研发出非侵入式家用训练设备“电及乐”。

  “电及乐”:将神经训练落地到日常可持续使用

  据介绍,“电及乐”是一款基于10kHz无创脉冲射频技术的男性物理训练器,设计理念为支持用户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物理训练,通过外置电极贴片作用于相关部位皮肤表面,利用温和电脉冲电场影响皮下神经信号传导,从而达到提升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目的。

  设备每日使用建议为2次、每次3分钟,操作便捷、隐私性高,整体训练周期在1~2个月之间。用户使用后大多反馈操作体验温和、无痛感,仅有轻微触动感,未见不适感报告。训练可支持日常持续使用,也可在临阵前10分钟使用进行短期调节,满足多样化需求。

  翱翔医疗分享的初步观察数据显示,在30名自愿参与的成年用户中,多数用户在持续训练数周后反馈“对节奏控制能力更有信心”“体验时长有所提升”,并表示愿意继续长期训练。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数据为临床前观察结果,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结论仍需更多系统研究进一步验证。

  三重训练机制,基于神经适应理论

  据研发团队介绍,“电及乐”的物理训练原理基于神经科学中的三种机制:

  1.短时神经信号调节:每次训练后数小时内,可支持局部区域维持一定的低敏状态;

  2.信号阻断干预:刺激信号减弱传导强度,可能延缓反应触发;

  3.神经可塑性重构:规律训练可能激活神经适应过程,形成节奏控制能力的长期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该设备使用的最大功率不超过0.125瓦,仅为医院常规PRF设备的1%以内,属于极低能量输出,亦无热效应,对皮肤和神经无损伤风险。

  男科专家点评:神经训练设备值得深入研究与验证

  在会议点评环节,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翁迈教授表示:

  “‘电及乐’这一创新技术基于现有神经调控理论进行非侵入性设备转化,是一次值得肯定的尝试。从临床反馈来看,设备便携性好、隐私性强,适合用户日常自行训练,尤其对传统药物依赖感强或希望减少药物使用者而言,可能是一种更温和的干预选择。”

  翁教授也指出:

  “我们团队已有部分患者尝试‘电及乐’,反馈积极。其作为一种基于物理信号训练的新工具,有望成为个体化干预方案的一部分。未来若能配合药物、行为干预、心理支持共同实施,将可能在提升综合治疗效果方面发挥作用。”

  展望未来:打造中国原创的无创神经调控路径

  “电及乐”的发布,标志着国内企业在神经调控技术家用化、非侵入化方向上的持续探索和突破。会议期间,翱翔医疗也表示,未来将在男科、盆底康复、慢性前列腺疼痛、慢性鼻炎等多个方向开展联合研究与产品拓展,推动平台技术落地更多适用人群场景。

  ·【合规提示与说明】

  本文为行业会议资讯报道,内容涉及的“电及乐”设备为非医疗器械、非药物产品,仅用于物理训练目的,不用于任何疾病的预防、治疗或诊断。文中所述科研进展与用户体验均为目前探索性成果或用户主观反馈,仅供参考了解,不构成功效承诺或医疗建议。如需获取相关健康信息或治疗方案,请咨询专业医师。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