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反不正当竞争法司法解释》解读(上)

2022-04-22 14:26:24      西盟财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于2022年1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2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3月20日起施行。

  《解释》共29条,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重要配套司法解释,其对近年来司法实践相关裁判规则进行了总结,提供了更为具体和具有操作性的标准。本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平安养老险带您一起来看看~本期为上期。

  一、细化“不正当竞争行为”的适用条件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为解决实践中裁判尺度不一的问题,《解释》第一条规定,经营者扰乱市场竞争秩序,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合法权益,且属于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及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规定之外情形的,人民法院可以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予以认定。这样,既厘清了一般条款与具体行为条款、知识产权专门法规定之间的适用关系,也明确了一般条款对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商标法等其他知识产权专门法的适用地位。

  二、界定“其他经营者”的概念

  司法实践中“其他经营者”原告的地位如何确定并不明确。《解释》第一条规定为“与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的争夺交易机会、损害竞争优势等关系的市场主体”,有利于明确原告的主体资格。

  三、规定“商业道德”的认定方式

  根据《解释》第三条,反不正当竞争领域的“商业道德”不能简单等同于日常道德标准,而应当是特定商业领域普遍遵循和认可的行为规范。《解释》同时规定,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行业规则或者商业惯例、经营者的主观状态、交易相对人的选择意愿、对消费者权益、市场竞争秩序、社会公共利益的影响等因素,依法判断经营者是否违反商业道德。

  此外,考虑到网络经营行为与传统经营行为交叉融合,可能尚未形成普遍遵守和认同的规则底线,《解释》规定,人民法院认定经营者是否违反商业道德时,可以参考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或者自律组织制定的从业规范、技术规范、自律公约等,以便调动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通过签署行业自律协议、发布自律章程等方式,引导经营者诚实守信的积极性。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645528#qq.com(把#换成@)。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