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5 13:04:59 西盟科技资讯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不着”成了许多人共同的困扰。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约有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而在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更是高达38.2%。失眠不仅会让人白天精神萎靡,长期下来还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失眠。
什么是失眠
失眠是指尽管有适当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仍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比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等。
原来失眠是这几个原因在“作祟”
失眠的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心理因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事件,如工作不顺心、家庭矛盾、考试焦虑等,都可能让人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进而引发失眠。此外,对失眠本身的过度关注和担忧,也会加重失眠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生理因素:年龄是一个重要的生理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质量会逐渐下降,失眠的发生率也会增加。另外,女性在更年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容易出现失眠。
环境因素: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如出差到陌生的地方、睡眠环境嘈杂、光线过强、温度过高或过低等,都可能影响睡眠,导致失眠。
生活行为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原因。比如,睡前饮用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电子屏幕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或早睡晚起等。
疾病因素:一些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也会伴随失眠症状。身体疾病如疼痛、呼吸困难、哮喘、心脏病、糖尿病等;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
失眠的危害不容小觑
长期失眠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不容忽视。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长期失眠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使人更容易患上感冒、肺炎等疾病。同时,它还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分泌紊乱,增加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此外,长期失眠还与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失眠会让人感到疲劳、烦躁、焦虑、抑郁等,长期下来会影响人的情绪调节能力,甚至可能引发严重的心理疾病。
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失眠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等,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在驾驶、操作机器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中,还可能增加意外事故的发生风险。
科学应对失眠的方法
当出现失眠问题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科学的方法进行应对:比如调整心态、改善睡眠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睡前1小时内不要使用电子设备、睡前泡脚、阅读纸质书籍)、饮食调理等。
此外,必要时可服用药物治疗,用药应从最低有效剂量开始,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西药主要有苯二氮类药物、非苯二氮类药物、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与褪黑素、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要遵循个体化、按需给药原则,一般短期失眠应间歇性治疗,当晚出现失眠症状后服药;慢性失眠持续性治疗,每个月需评估睡眠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以及依赖、成瘾等问题,及时调整药物及剂量。
中医药方面,最新研究发现创新中药益肾养心安神片补肾填精治本以养脑,活血理气治标以滋脑,并辅以安神、滋阴清热药物,对失眠问题可以起到显著的改善治疗作用。
实验研究显示,益肾养心安神片通过对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控以及促进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合成进而发挥镇静安神作用。临床研究证实,该药可明显改善入睡困难、睡而易醒、睡眠时间短等问题,可增加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延长深度睡眠;同时,可有效改善神疲、健忘、头晕、心悸、腰膝酸软等相关症状,在调理睡眠的同时也能养好身体,增强免疫力。
关于失眠的常见误区
在应对失眠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还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认为失眠不是病,不需要治疗”,其实,长期失眠会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时治疗。“认为睡得越多越好”“认为只要睡够 8 小时就是健康的”,其实睡眠质量比睡眠时间更重要,过多的睡眠反而会让人感到疲劳、精神不振。另外,还有些失眠患者过度依赖安眠药,这也是不正确的,会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还可能导致一些副作用,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总之,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我们要正确认识它,了解它的成因和危害,并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应对。如果失眠问题较为严重,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不要自行用药或拖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