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中国团队利用中微子动能转化发电7.2kw,实现重大突破

2025-07-11 10:12:18      中华网   


  中微子:被忽视的“动能海洋”

  中微子又称“幽灵粒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宇宙中的亚原子粒子。其质量和体积极小,数量庞大,且以接近光速运动,具有极强的穿透力。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表面每平方厘米每秒有约650亿个中微子穿过。由于中微子与常规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其微弱,人类长期以来难以有效利用这一巨大能量来源。如能实现转化,中微子等宇宙辐射将成为一个“动能海洋”。

  重大突破:实现7.2kw电力输出,成本低于火电和光伏

  一家中国企业宣布,他们利用“中微子泵”技术,将中微子等宇宙粒子流动能转化为电能,成功实现7.2kw稳定电力输出,连续24小时运转,发电成本仅为0.195元/千瓦时。该重大突破意味着中国在中微子能源商业化实现全球领先。

  自1930年瑞士科学家首次提出中微子假说,科学家追逐“幽灵粒子”的历程已近百年,目前已有5个诺贝尔奖颁发给中微子领域的科学家。德国、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在中微子能源技术上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中国科学院也在广东建立了地下中微子研究基地。宇太能源的商业化成果,标志着中国正式跻身这一前沿领域的国际先进行列。

  中国首家:突破中微子电力商业化

  宇太能源是一家专注于中微子能源领域的高科技企业,致力于利用技术创新推动全球能源结构变革。作为中国首家成功研发并商业化“中微子泵”发电技术的企业,宇太能源正在重新定义未来的清洁能源的生产方式。

  企业负责人介绍,宇太能源“中微子泵”发电技术的核心在于,利用纳米材料、磁场和电磁场漩涡,使中微子等近光速运动的宇宙粒子发生味转换及震荡增强,引导及聚合中微子流动量传递,实现电力转化。

  技术优势:重新定义清洁能源标准

  相比传统能源技术,“中微子泵”发电技术具有显著优势:

  1.投资与发电成本更低:经过长期技术迭代,“中微子泵”发电设备的投资成本已大幅降低,发电成本低于火电和光电等。

  2.无化石燃料消耗及碳排放:该能源完全依赖于中微子等宇宙粒子流,不涉及任何化石燃料使用,也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

  3.电力输出安全、稳定:设备可24小时不间断运行,使用寿命超过20年,解决了传统可再生能源电力输出不稳定问题,也没有核电潜在的核污染风险。

  4.能量密度高、灵活性强:每兆瓦设备占地面积低于50平方米,适合在用电企业、发电站、城市及偏远地区灵活部署,实现离网发电。

  另辟蹊径:潜在的未来主流发电技术

  在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中国在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面临电力供给不稳定和地理条件依赖性强等问题。在政府及资本加持下,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也实现长足进步,然而投资巨大,商业化时间表仍不确定。

图:可控核聚变装置(来源于网络)

  宇太能源负责人表示:“‘中微子泵’发电技术作为新一代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能量来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依赖化石燃料及地理环境,可实现安全稳定的电力输出。我们致力于将中国能源成本降低50%,摆脱化石燃料进口依赖。中微子电力有望与可控核聚变技术共同成为中国和全球下一代清洁能源的主力军。”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