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FUTURUS未来黑科技:持续投入资源做基础创新,推动中国HUD走向世界

2024-06-24 17:50:55        


  2024年6月21-22日,EAC2024易贸汽车产业大会暨产业展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EAC2024聚焦新能源、智能驾驶、内外饰与智能座舱3大领域,汇聚全球主机厂及上下游供应商等前装产业链,呈现行业最前沿最具可持续发展趋势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

  FUTURUS光学科学家方涛博士受邀出席于21日举行的第五届抬头显示HUD前瞻技术展示交流会,以《HUD打开智能汽车想象空间》为题发表主题演讲。

  活动同期还特别推出2024 Auto Intelligence Innovation Awards(AIIA)汽车智能化领航创新奖,评选前沿技术、产品,进行全球推介,重点推出采购&对接活动,助力产品出海。FUTURUS光场ARHUD产品获“产业贡献奖”。

  以下是会议期间FUTURUS光学科学家方涛博士的演讲实录,略有删节。

  大家好!我是FUTURUS未来黑科技的方涛。

  提到智能汽车,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就是汽车的新四化理念:也就是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网联化和共享化近几年热度好像没那么高了,大家更多关注电动化和智能化这两个方面。同时,智能化又细分为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这两大分支。

  电动化、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哪个方向最容易被用户所感知,最多与用户产生交互呢?

  答案一定是智能座舱。

  智能座舱,是目前用户感知程度最高的差异化切入,以很小的开发投入,就能实现极致的用户体验和差异化创新,用户体验差异化感知非常明显,想象空间比较大。这也正是FUTURUS深耕智能座舱的原因。

  智能座舱的终极形态将是一个智能的移动空间,随着人机交互与座舱感知技术突破,未来交通出行与汽车使用场景将进一步拓展,基于车辆位置与状态信息,为用户提供融合信息、娱乐、订餐、互联等多元功能,推动汽车真正进化为“第三生活空间”。

  那么,HUD对于智能座舱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中控屏作为智能座舱的主要硬件之一,目前在新车中的渗透率已经超过80%。但来自各大车友论坛的真实反馈却是,“汽车中控屏幕”屡次被列作十大鸡肋配置之一。很多车主认为,中控大屏越来越大之后,取消了很多物理按键,导致“盲操”几无可能,开车盯着屏幕看又太不安全。

  当驾驶者试图看清仪表和中控的信息时,视线一定会从路面上移开,从而丧失对道路环境的感知,这在高速移动的场景下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而HUD可以将车况、导航以及辅助驾驶信息全面可视化,直观地投射在驾驶者眼前,哪怕驾驶者集中注意力看HUD显示的数据,视线余光也是一直在路面上的。车内基于HUD做交互,比仪表和中控更加科学和安全。

  总结分享一下FUTURUS对智能座舱的发展判断。

  首先开局,2022年有一个趋势,就是智能座舱怎么从能用变成好用?我们从2015年到2020年花了五年时间,重点开发和推广这一款WHUD产品,并且功能还在不断迭代,前段时间刚刚OTA了电子后视镜功能,我们认为这样的产品是目前汽车人机交互相对比较合理的形态,HUD让我们的驾驶者再也不用看仪表了。

  其次先看一下终局,2028年会是什么样?我们相信科技的短期终局是人工智能+增强现实,如果在车里的话,还要加上抬头显示的交互技术,我们将这种交互形式称之为AGI+AR的Ecosystem(生态)。所以今年或者明年我们重点要推广的产品就是我们的光场ARHUD,两种HUD的底层技术是一样的,只是具体内容有所区别,我们的光场ARHUD明年年初就会量产。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纯AI,不需要和环境交互融合,这也是我们2015年开始重点研发的另一款产品,叫全车窗PHUD,也跟国际上一些客户做了POC项目合作。

  FUTURUS是坚定的HUD拥护者,我们是国内最早一批HUD创业公司,也是首批将HUD带入量产的企业之一。基于对智能座舱和HUD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判断,在智能座舱未来发展的每一阶段,我们都做了相应的产品与技术布局。

  这是FUTURUS目前的产品矩阵,目前我们的HUD产品线已经覆盖WHUD,ARHUD,全车窗PHUD,光场MRHUD等诸多产品,四款产品在显示画面尺寸和投影距离两个维度上逐步进阶,可以适配自动驾驶L2到L5不同阶段用户对车内智能交互的需求。

  FUTURUS始终坚持以极致的用户体验为导向,积极配合和引导主机厂产品定义,为终端用户市场提供最实用、最好用的HUD产品。截至目前,FUTURUS已经为理想L系列提供了超过40万台的超高清HUD,受到了理想汽车、终端用户和行业市场的一致认可,成为行业公认的标杆产品。

  我们的光场ARHUD产品明年年初也将在国内某新势力领先品牌的战略车型上量产落地。光场ARHUD基于WHUD的优质光学体验,在硬件层面,自研打造具备光学纵深感和空间感的三维虚像显示器,投射超高亮度、超远距离、超大画面、多重景深甚至连续景深的三维光场全息影像。

  软件及算法层面,FUTURUS于2019年设计搭建算法团队,历时5年持续优化迭代独家AR实时渲染引擎AR Kernel®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及空间运动姿态捕捉及延时补偿算法,实现高帧率、高性能的实时3D渲染,能够在转弯、近距离跟车等关键场景下实现HUD显示与真实驾驶环境的稳定贴合,空间感、层次感、距离感、指引性强,相较于单一平面的普通2D HUD产品,可实现更好的AR融合效果以及更加自然的视觉体验,请大家保持期待。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2023年全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W/ARHUD交付225.43万辆,同比增长50.26%,渗透率首次突破10%大关,提升至10.68%。其中,ARHUD前装标配搭载量合计交付23.68万台,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16.16%,继续保持高增速。

  行业对于HUD的渗透普遍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最早在2026年,ARHUD就将超越WHUD,成为行业主流,2030年前后HUD的渗透率将超过50%。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讲,都是个非常好的消息,非常振奋人心。

  纵观世界科技发展史,中国企业确实在很多领域比外国公司起步晚。比如中国的屏幕技术起步比日韩晚,中国的激光雷达技术起步比欧美晚,实现从低阶向高阶的跃升不会一蹴而就,但占据先发优势并不代表会一直领先,起步晚,也并不代表产品就一直会比对方差。

  在充满变革和机遇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公司尤其中国科技公司,正在快速赶超甚至超越很多外国公司。

  作为汽车行业的从业者,我们还是要花点心思去做创新,如果只关注成本,牺牲质量和体验去降低成本,并不能够让我们在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获得优势。

  FUTURUS的理念是,在当下这个时代,一定要以2C的思维去做2B的业务。只有不负用户,才能不负客户,才能不负行业。在新旧交替的变革期, 对标、模仿、抄袭,都没有办法取得成功, 只有超越客户、关注用户潜在的真实需求,才有可能创造差异化创新,满足终端用户的真实需求,从而实现商业上的成功。

  FUTURUS是一家高度重视基础创新的公司。截至2023年年底,FUTURUS共申请国内外专利535件,其中发明专利340件、国际专利61件、交互专利102件。是近四年来全球HUD技术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中国公司,ARHUD专利申请数量位居全球第一。未来也将持续投入资源做基础创新的研发与探索,推动中国HUD行业走向世界。

  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