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北斗野外应急呼叫柱:准确定位,一键语音对讲,自定义图传,野外作业安全通信新标杆

2024-06-12 11:34:20      互联网   


  在当前云计算、大数据、5G等前沿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入,其对于工业通讯技术的需求也日益提升,而应急通讯作为工业通讯领域中的一种形式,伴随着国家对其重视程度的加深,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应急通信保障的有效性与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紧密相连。中国产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基层人员在户外进行的实地建设工作。为了确保户外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加强户外应急通信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关系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是提升应急通信保障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项目概述

  北斗野外应急呼叫柱采用北斗短报文回传,可在野外无信号区域长时间作业,遇险人员可通过呼叫柱录音发送至后台。为解决野外无信号、弱信号地区的人员救援求助问题,采用全国领先的语音和图像压缩算法,不仅可以将现场的人员需要的求助信息、报警位置等及时传到指挥中心,还可以实现实时抓拍、定时拍照回传,或按用户使用需求制定回传策略。弥补了现有通信手段的局限性,增强了紧急情况下的通信能力,在任何地点都能有效地进行监控指挥。

  二、产品特点

  1.北斗短报文回传:采用北斗三号RDSS短报文技术,确保即使在偏远的无公网信号地区也能发送求救信息。

  2.北斗语音对讲:语音对讲操作简便,更进一步增强了沟通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3.声光报警:支持声光报警,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可见性和听觉提示,方便现场救援和目标识别。

  4.全国领先图片/语音压缩技术:节约卫星流量,提高信息回传效率,使得关键信息能够迅速而直观地传达给相关人员,极大地提高了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率。

  5.支持现场抓拍功能:北斗野外应急呼叫柱能够捕捉现场图像,通过高效图片压缩技术,即使在有限的卫星带宽下也能迅速传输,帮助后方指挥中心实时评估现场状况,制定最佳救援方案。

  三、应用模式

  北斗野外应急呼救柱采用人机界面极度友好的人性化设计,应用两种呼救模式。

  语音呼救模式

  本模式适用于人身安全暂时不受影响,如车辆故障等意外事件请求支援情况。遇险人员可以详细描述遇到的问题和所需支援,这些信息将通过北斗短报文回传至救援中心,救援人员能够准确掌握现场状况,制定合理的救援计划,并高效调度救援资源。

  一键呼救模式

  本模式适用于人身安全受到威胁,需要紧急救援情况。遇险人员只需按下紧急按钮,呼叫柱便会自动发送预设的求助信息和当前位置至救援指挥中心。这一快速反应机制极大提升了救援响应速度,为救援人员争取了宝贵的救援时间,提高了救援行动的成功率。

  四、系统工作示意图

  五、钒星物联网管理平台

  钒星物联网管理平台采用B/S架构,GIS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显示,实现平台操作简易便捷。通过与北斗野外应急呼叫柱配套使用,实现了对户外环境的实时监控,能够迅速查看报警信息和调取定位数据。这使得救援团队能够快速响应,及时派出救援力量,从而显著提高救援效率,有效降低户外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同时进一步强化了应急通信体系的智能化水平,实现了监控、调度、管理的高效一体化。

  平台优势

  1.北斗RDSS信号覆盖全国

  北斗RDSS短报文信号覆盖全国,沙漠、戈壁、草原都有信号

  2.支持定制,兼容性高

  兼容多种传感器,支持产品/系统定制,支持OEM,支持二次开发

  3.多网融合,无缝数传

  北斗RDSS通信和3G/4G网络融合技术,满足全域各种信号场景

  4.强大、完善、灵活的后台

  实时安全监测数据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服务平台

  北斗野外应急呼叫柱作为应急通信技术的创新实践,不仅彰显了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强大实力,更体现了对户外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深切关怀与坚实保障。它凭借北斗短报文回传、领先的语音压缩技术和高效的图片传输能力,打破了传统通信障碍,确保了在最偏远、最危急时刻的通讯畅通无阻。两种呼救模式的人性化设计,大大提升了救援效率与成功率。

  我们正处于一个科技飞速进步的时代,北斗野外应急呼叫柱及配套平台的推出,正是顺应时代需求,利用高科技赋能安全防护的典范。它不仅代表着应急通讯技术的新高度,更是我国工业4.0时代背景下,对人本关怀与科技创新完美结合的生动体现。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