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8 19:30:33 中华网
聚焦AI安全可信应用 为“AI+”产业保驾护航
11月28日,由紫金山实验室主办的第五届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学术大会暨IEEE CRESS 2025国际会议在南京盛大启幕。本届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学会指导,紫金山实验室主办,以“AI+生态构建新挑战,安全可信新机遇”为主题,举办主论坛、10场主题分论坛、5场闭门会、科技成果展及国际精英挑战赛等多元活动,集中展现我国在网络空间内生安全领域的原创突破与产业实践成果。在网络强国战略深入推进、“AI+”浪潮席卷千行百业的关键节点,本届大会不仅为全球网络安全协同发展贡献了中国思路,更标志着我国原创的网络空间内生安全理论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即将迸发。
安全范式革新:从“事后补漏”到“天生带盾”的跨越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让‘AI+’成为重塑产业生态的核心动力,但复合型、深层次的安全挑战也随之而来。中国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大会组委会主席邬江兴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出携手建设人工智能时代内生安全中国学派,希望和业界一道走出一条不同于西方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新路径。
人工智能时代内生安全中国学派的建设重点是破解三大核心问题:如何从机理上证明AI安全、如何设计可信AI系统、如何检测其安全性能。面对这些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原创的内生安全理论与技术体系给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作为深耕十余年的自主创新成果,内生安全彻底颠覆了传统网络安全"事后修补""被动防御"的固有模式,通过"动态、异构、冗余"的共性方法,将安全能力内化为数字系统的原生属性。就像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样,内生安全技术让AI系统、网络设施、工业设备等在设计之初就具备"自我防御、自我修复、自我进化"的能力,即便遭受恶意攻击或出现内部故障,也能保持核心功能稳定运行。中国学派正是要走出不同于西方的实践路径,将安全内化为AI应用系统的原生属性,使中国在规模化场景驱动中实现“换道超车”。这不仅是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更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推力,为人类应对AI风险提供东方智慧。
"传统安全防护就像给系统穿'防弹衣',只能抵御已知威胁,面对新型攻击往往束手无策;而内生安全是给系统植入'安全基因',让它从根源上具备抵御未知风险的韧性。"紫金山实验室内生安全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张进解释道。这种安全范式的根本性转变,正是数字时代关键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保障。
本届大会上,一系列重磅科研成果的发布,彰显了内生安全技术的持续突破。大会现场发布的“AI+生态构建八大安全挑战”、《内生安全理论研究进展蓝皮书》《智能网联汽车内生安全技术蓝皮书》等四本蓝皮书和《6G安全可信体系及关键技术》专著等一些列理论研究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此同时,面向6G AI Edge的内生安全高性能互联原型系统、面向6G的内生安全网络弹性测评服务平台、无人系统内生安全智能体三项核心技术成果相继亮相,从AI互联、6G网络韧性、无人系统安全等多个维度,展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
其中,面向6G AI Edge的内生安全高性能互联原型系统解决了传统AI系统互联过程中的安全漏洞问题,通过动态异构的传输架构,实现了AI模型数据传输的加密防护与可信验证;面向6G的内生安全网络弹性测评服务平台则构建了全场景的网络韧性评估体系,能够精准识别6G等网络系统中的薄弱环节并提供优化方案;无人系统内生安全智能体则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的安全隐患,打造了"感知-决策-执行"全链条的安全防护机制,为无人系统的规模化应用扫清障碍。
产业落地开花:从实验室走向千行百业的实践
理论再先进,最终要落地应用才有价值。如今,发源于南京紫金山实验室的内生安全技术,已经走出实验室,在智能网联汽车、5G通信、电力能源等关键领域"大显身手",取得了一系列让人振奋的成果。
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由紫金山实验室牵头的"江苏省内生安全智能网联汽车创新联合体",成功推动车联网内生安全首个国际标准立项,让我国在该领域有了国际话语权。紫金山实验室孵化的“紫金智联(南京)科技有限公司”,还获得了“拨投结合”方式的战略投资,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落地。目前这项技术已在多款智能网联汽车上测试验证,能有效抵御黑客攻击、数据窃取等威胁,保障行车安全。
5G通信领域,内生安全技术也实现了突破。紫金山实验室研发的具有内生安全能力的5G小基站,已和中国联通合作,在全国28个省份完成示范部署,覆盖城市交通、工业制造等多个场景;安全增强的5G核心网顺利和华为、中兴等设备商对接测试,还在中国电信公网实现漫游验证,具备了大规模商用条件。
在电力能源这个关键领域,内生安全MCU芯片已成功部署在变电站监控、电力传输调度等场景。这款芯片能抵御针对电力控制系统的攻击和故障干扰,就像给电网装上"安全卫士",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大会现场举行的成果合作签约与启动仪式,进一步加速了内生安全技术的产业化步伐。紫金山实验室与紫金山集团、江苏省产研院、紫金智联等单位签署成果转化项目投资协议,与北京国科环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与网络韧性检测评估综合服务系统"正式上线,首创"检测-评估-赋能"三位一体的综合服务模式,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安全技术水平提升。

此外,"内生安全生态伙伴计划"的启动,更是构建起开放协同的产业新生态,共同探索广义功能安全实践路线与场景,为传统网安产品开辟新方向新市场,为传统网安组件打造新蓝海。该计划联合了百度、奇安信、深信服等行业领军企业,围绕技术共研、标准共建、成果共享、人才共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形成了共生共存的产业生态链条。"网络安全不是孤军奋战,需要产学研用各方协同发力。"邬江兴院士表示,通过构建开放的产业生态,能够加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让内生安全技术更好地赋能千行百业。
全球协同联动:共筑网络安全防线
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本届大会不仅是我国技术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的交流桥梁,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顶尖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齐聚南京。

作为大会亮点之一,第八届"强网"拟态防御国际精英挑战赛堪称网络安全界的"世界杯"。本届赛事吸引了全球近40支国际战队和上千支国内战队参赛,规模创历史新高。来自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的顶尖团队,和国内战队同台竞技,上演"网络攻防大战"。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比赛首次引入AI攻击智能体当"特邀战队",还把全球首款内生安全芯片作为攻击目标,提前一个月开放源码让选手钻研,打造了"全真测试场"。不少国际战队热情高涨,就算没拿到官方资助,也主动承担差旅费用赶来参赛,诠释了"技术无国界"的精神。
参赛选手里既有行业顶尖专家,也有初中生、高中生组成的年轻战队,"老少同场"的格局展现了网络安全领域的蓬勃活力。"让青少年参与进来,能激发他们对网络安全的兴趣,为行业培养后备人才。"大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学术交流环节同样精彩。主论坛上,邬江兴院士分享了内生安全赋能AI生态的新路径,陈纯、吴世忠等院士分别探讨了数据安全、可信能力提升等议题;企业代表从产业视角勾勒防御体系变革蓝图,国际专家通过视频带来6G安全前沿见解。10场主题分论坛和5场闭门会,聚焦内生安全基础理论、人工智能安全等关键领域,开展深度研讨;同期举办的科技成果展上,23家单位展示了渗透测试智能体、大模型安全护栏等前沿产品,全面呈现技术应用成果。
"网络安全是数字经济的基石,内生安全技术不仅为我国提供了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也为全球网络安全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邬江兴院士表示,未来这项技术将继续完善生态,为"AI+"产业释放新质生产力提供安全保障,助力全球网络安全从"被动响应"迈向"主动免疫"新时代。
南京作为此次大会的举办地,再次彰显了科技创新的领先地位。依托紫金山实验室等顶尖平台,南京正成为全球网络空间内生安全领域的创新高地和产业重镇,为我国网络强国建设持续贡献"南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