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7 17:48:02 中华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融入各行各业,AI人才争夺战日趋白热化。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超5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4300家。有相关研究机构预测,到2035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1.73万亿元,全球占比达30.6%。但AI人才缺口却高达500万,尤其在AI大模型等前沿领域,具备实战能力的专业人才更是“一将难求”。
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新锐AI教育品牌NeuralFlow AI课堂近日宣布全面升级其课程体系,聚焦AI应用层人才培养,致力于通过“企业级实战训练+项目辅导”的创新模式,为行业输送更多能快速上手的AI专业人才。
人才缺口巨大,企业求贤若渴
“我们去年招聘的AI应用工程师,起薪已比同类技术岗位高出30%,但合适的候选人仍然寥寥无几。”某知名互联网公司技术总监透露,尤其是具备AI工具开发、大模型微调等能力的人才,在招聘市场上极为抢手,往往刚一有流动意向就被企业“预订一空”。
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全平台的人工智能工程师(以算法工程师为主)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 13%,其中算法工程师招聘同比增长 54%;数据标注 /AI训练师同比增速29%,AI 产品经理同比增速144%,人才供需严重失衡。
“不是企业不要人,而是找不到真正具备实战能力的人。”NeuralFlow AI课堂创始人崔超表示,“AI技术迭代过快带来的是整个行业的巨变,导致企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发生变化,候选人往往难以立即胜任企业项目。”
实战教学,紧跟AI技术发展
面对这一困境,NeuralFlow AI课堂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人才培养路径。
“我们不是简单教学生使用AI工具,而是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崔超介绍,课程设计采用“PBL项目制学习”模式,每个学员都要完成3-5个企业真实项目,项目会随着AI技术的快速迭代不算更新,确保学员掌握最新技术。”
为保障教学质量,NeuralFlow AI课堂组建了一支由产业专家和学术研究者结合的导师团队,其中超过70%的讲师仍在一线企业担任技术负责人,确保课程内容与前沿技术同步更新。
产教融合,搭建人才输送通道
值得一提的是,NeuralFlow AI 课堂已与数十家企业建立了人才合作机制,包括项目共建、定向培养和人才输送等多种形式。学员在项目中期即可进入NeuralFlow AI课堂的“人才库”,获得实习和内推机会。
聚焦未来,持续拓展AI教育边界
谈及未来发展,崔超表示,NeuralFlow AI课堂将继续加大在AI大模型等前沿领域的课程研发投入,同时计划与更多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动AI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
“AI技术迭代速度极快,我们必须保持课程的前沿性和实用性,帮助学员掌握不被快速淘汰的核心能力。”崔超强调,“未来三年,我们计划培养1万名具备实战能力的AI专业人才,为缓解AI人才缺口贡献自己的力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类似NeuralFlow AI课堂这样专注于垂直领域、注重实战的教育机构,将在弥补人才缺口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与理论和通识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有力互补,共同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
业内人士认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AI教育赛道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包括NeuralFlow AI课堂在内的所有从业者需要持续思考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