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16:31:05 中华网
近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启幕,同期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联合主办的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智能制造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全球智能制造2030:共创未来”主题论坛亦圆满召开。该论坛聚焦新发展格局下智能制造的前沿趋势和热点话题展开对话分享。作为中国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军企业,微亿智造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潘正颐受邀出席,并与诺基亚贝尔、埃夫特智能机器人、瑞松智能科技、菲尼克斯等全球政商学界代表共探未来智能制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雄军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制造持续深入,智能制造系统有望成为全球产业变革的动力之源。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钱锋,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培根,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伟等四位专家,亦围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和前沿趋势分享真知灼见,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崭新思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熊继军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
以前沿技术重塑制造业未来,微亿智造作为行业标杆,依托全栈式技术能力,开发出具备自主感知、学习、决策和执行能力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其开箱即用、高度柔性、卓越智能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已获全球工业企业广泛认可。据灼识咨询报告,2024年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供应商。
在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欧阳劲松主持的圆桌对话环节,潘正颐结合多年行业经验,分享了其对智能制造发展的见解。他指出,人工智能将在未来智能制造中发挥关键乃至决定作用。而当前制造企业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过度依赖自动化易引发刚性生产,难以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的柔性需求;过度依赖人工则易造成效率瓶颈与质量一致性差问题。具身智能技术与工业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成为破局关键,如通过机器人调试智能化、多工序柔性切换等,实现生产柔性、效率与质量协同提升,真正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现场的深度落地与价值实现。

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智能制造论坛研讨现场
谈及具身智能技术落地的具体路径,潘正颐强调,在硬件本体层面,工业机器人本体技术已相对成熟,当前核心在于整合上下游生态资源,如联动末端执行器等领域厂商,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机器人的灵活任务切换与高效适配;在软件算法层面,无论是感知、运动及最后的执行算法,关键在于通过算法数据将人类积累的工艺经验进行沉淀、复制与转换,推动机器人从“执行工具”跨越成为能自主学习和灵活适应的“智能伙伴”,这也是区分真正的人工智能与传统自动化技术的关键。
从手工时代到自动化产线,人类生产模式在不断迭代升级!具身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深度结合,必将引爆新一轮生产革命,推动制造业迈向全新发展新阶段,为全球智能制造发展注入持久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