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0 09:30:10 中华网
当千年古镇乌镇的青石板路再次迎来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八方来客,一幅关于中国未来教育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11月8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数智教育论坛”上,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以下简称“资源中心”)正式发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石计划”(以下简称“基石计划”)。
这项承载着“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高质量AI教育”愿景的重要计划,以“素养普及、全程贯通”为核心理念,构建“课程、资源、装备、标准”四位一体实施框架,不仅是对中国2030年中小学AI教育普及目标的系统性回应,更有望成为全球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中国方案”。

落实国家战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普及
教育、科技、人才已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支撑,人工智能教育被视为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教育部及多部门相继出台政策文件,提出到2030年前基本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明确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环境建设和师资供给等路径,并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各地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推动课程落地与师生素养提升。由此,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在中小学普及已成为国家战略和教育发展的时代趋势。
基石计划的发布,正是对国家战略的精准落地和政策体系的深化完善。该计划将政策要求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方案,通过统一课程标准、整合优质资源、建立评价体系,解决了当前政策落实中存在的区域不均衡、实施碎片化等问题,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从“政策倡导”向“制度保障”转变。

此次发布的主体——资源中心作为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国家队”,长期承担着国家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技术标准制定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核心职能。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推动力量,资源中心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已积累了扎实的实践基础。据了解,目前央馆人工智能课程已覆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域,在全国1800余所中小学校落地;分三批共遴选建设覆盖21个省,80个试点区和836所试点校,各地试点成效显著,为基石计划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位一体,构建系统化实施框架
细读基石计划,其最大创新在于系统性思维。计划并非简单提供几门课程或几套设备,而是旨在搭建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闭环。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平台首页(部分)
课程建设是核心引擎。计划提出打造系列教学与师训课程,实现AI教育“走进课堂教学主阵地”。这与当前很多学校将AI作为课外社团或竞赛项目的做法大有不同。“全程贯通”意味着AI教育不是某个年级的点缀,而是贯穿小学到高中的连贯体系。据了解,课程设计严格遵循《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要求,涵盖小初高1-12年级基础普及课+拓展特色课,构建“体验-认知-实践-创新”进阶体系。依托多模态教学资源与双师课堂,融合视频、实验、编程与AIGC等多种形态,支持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助力区域快速落地、师生高效参与,全面提升AI素养。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平台课程资源(部分)
资源供给是普惠关键。“提供丰富多元的教学资源,支持人工智能教育贯穿基础教育全学段、全场景”。基石计划建设包括教学案例、微课视频、虚拟实验等在内的资源库。这种“中央厨房”式的供给模式,旨在打破区域壁垒,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也能接触前沿内容。资源建设特别强调“全场景”,意味着不仅服务于课堂教学,更要融入课后服务、研学实践、家庭学习等多元场景,实现时时处处可学。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服务平台教学工具(部分)
装备配置是实践基础。“配套系列智能软硬件装备,助力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则直指AI教育的实操性短板。当前有些学校采购了机器人、无人机等设备,却苦于缺乏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方案,沦为“展品”。基石计划提出的装备体系,强调与课程标准的精准匹配。据悉,相关装备将支持从简单的模块化编程到复杂的深度学习项目,形成梯度化的实践平台,让不同条件的学校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切入点。
标准研制是长效保障。研制“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室建设指南”是计划的一大亮点。这不仅关乎硬件配置,更涉及软件平台、空间环境、安全规范等全方位考量。标准的出台将为区域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清晰的行动路线图,避免盲目建设、重复投入,保障AI教育的科学性与规范性。有专家指出,这是我国抢占AI教育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一步,将为全球中小学AI教育贡献“中国标准”。
强化多方协同,共建AI教育新生态
基石计划的另一深层价值在于机制创新。文件明确提出,资源中心将联合高校科研机构与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领军企业,共同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路径与实践模式。这标志着AI教育推进模式从相关部门的“单打独斗”走向产学研协同。
高校科研机构的加入,将为AI教育提供学术根基和智力支持;人工智能教育领军企业的参与,则带来产业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工具。这种多元主体的合作格局,既发挥了政府在统筹规划、资源调配中的主导作用,又激活了市场与社会的创新活力。

基石计划的发布不是终点,而是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随着基石计划的深入推进,我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将逐步从试点探索走向全域普及。当AI教育真正走进每一间教室,当每个孩子都能理解、应用并创造人工智能,我们将实现从技术应用走向素养融通的跨越,从而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人才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