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3 10:21:12 界面
关于举办
第一届全国农科英才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1+5”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研究决定举办第一届全国农科英才创新创业大赛。
一、大赛主题
才聚江淮·农创未来
二、大赛目标
本届大赛旨在打造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交流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通过赛事,集中展示“1+5”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科技成果和产业生态,彰显联盟在现代农业领域的科技实力与发展成就。大赛突出“以赛引才、以赛促投、以赛兴业”,构建“项目筛选—基金投资—政策支持—孵化培育”的全链条支持模式,持续壮大农业创业人才和创新型企业集群,加快建设农业科技与产业创新高地,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坚实的联盟力量。三、大赛时间
2025年9月—12月
四、大赛机构
指导单位: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科学技术厅、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
主办单位:“1+5”农业科技创新联盟。
承办单位:联盟秘书处、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科技学院、科大硅谷公司。
五、赛制设置
项目组别:根据参赛主体的不同发展阶段,分为两个组别:
初创组:面向已在国内外注册成立且不超过3年的农业类企业(注册日期2022年11月1日以来的企业)。重点考察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成果转化能力、市场拓展潜力和未来成长空间。
创意组:面向尚未注册成立企业的个人或团队。重点考察项目的原创性、前瞻性和创业计划的可行性。
项目领域:本届大赛聚焦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重点涵盖以下7个领域:现代种业、绿色食品、智能农机装备、生物制造、生命健康、绿色投入品和未来农业,以及其他符合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方向的创新创业项目。
六、参赛条件
(一)参赛项目须紧扣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强国建设目标,契合安徽省农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具备较强的技术先进性、产业带动性和社会效益。
(二)参赛主体须依法合规,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大赛相关规定。
初创组项目:须为依法完成工商登记注册且成立时间不超过3年的企业或机构,经营规范、信用良好,无违法违规或不良记录。
创意组项目:须拥有原创性农业科技成果,项目在技术、产品、模式等方面具有创新性,并提供完整的创业计划书,具备较强的成果转化潜力和创业可行性。
(三)参赛项目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合法的成果转化权属,不得存在权属争议或侵犯第三方权益。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的,应提供相应法律文件予以佐证。如发现弄虚作假、学术不端、失信惩戒或违法违规行为,将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和获奖资格,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四)大赛面向全国优秀农业创新创业项目征集,省外项目须契合安徽省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具备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潜力。参赛项目应提出明确的落地转化或产业化发展计划,能够与安徽省农业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形成互补协同,助力成果转化、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
七、大赛时间
(一)报名
采取“安徽省内属地协同组织+安徽省外自主报名”双线并进的方式推进。依托“1+5”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重点组织联盟成员单位报送优质项目;面向省内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广泛发动,广泛征集科研成果转化类项目;同时,充分发挥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及各地市农业农村局的属地组织作用,重点推动农业企业类项目报名,各地市农业农村局推荐不少于20个项目参赛。
大赛同步面向全国开放报名,积极吸引安徽省外优秀农业创新创业项目参赛,特别鼓励具有在皖落地意向的团队和企业踊跃申报,推动形成“来源广泛、覆盖全面、竞争充分”的参赛格局。
各参赛团队可以登录https://nkycds.ahau.edu.cn(2025年10月20日开通)网站,进行报名。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0月31日
(二)初赛
初赛于2025年11月上旬开展。初赛统一采用线上材料评审方式,参赛项目依据统一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价。项目按照“组别+赛道”分类开展评审,根据报名数量和赛事总体安排,合理确定晋级名额。评审工作由专家评审组承担,专家严格依照评分指标,对申报材料独立审阅、客观打分,并同步记录评审意见。大赛组委会全程监督,确保评审过程公开、公正、规范。
(三)决赛
决赛于2025年12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开展。决赛阶段采用“组别独立、赛道合并、组内同台”的形式,即初创组和创意组分别开展路演答辩与专家评审,并分别设立奖项,确保不同发展阶段的项目在公平环境下竞争。 决赛统一采用“8分钟路演+7分钟答辩”的展示方式。专家委员会将重点围绕项目技术水平、产业化潜力、团队能力以及落地安徽的可行性进行综合打分,择优遴选获奖项目。 评审工作坚持优中选优、好中择优,统筹兼顾行业分布与区域发展需求:既突出技术先进性和创新力度,也注重产业化可行性与应用前景;既考量项目当前实力与团队水平,也重视未来成长潜力和社会效益。最终实行组别内统一排名、综合评奖,确保评审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推动一批高水平、强带动、契合安徽农业发展战略的优质项目脱颖而出。
(四)优秀项目展示
遴选优秀项目集中展示参赛成果,并开展基金投资签约、政策发布与成果转化推介活动,推动优质项目在安徽落地生根。
八、奖励办法与政策支持
(一)奖项设置
1.大赛初创组及创意组、分别设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优秀奖若干,不设奖金。
初创组:设金奖1名,奖励10万元;银奖2名,各奖励5万元;铜奖5名,各奖励1万元。
创意组:设金奖1名,奖励10万元;银奖2名,各奖励5万元;铜奖5名,各奖励1万元。
2.大赛设优秀组织奖若干名,授予组织发动得力、参赛项目数量多、社会影响力大、工作成效明显的赛事组织单位。
(二)扶持措施
大赛组委会将所有参加选拔赛的项目纳入大赛项目库,通过大赛平台持续宣传推广,提升创新创业项目和创业者知名度,帮助其对接资金和市场,拓宽发展渠道。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优先投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股权投资或资金扶持,加快推进科研成果商品化、规模化发展。
金融支持邀请有关金融机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为大赛获奖项目提供创业授信支持,并安排专属客户经理“一对一”服务,解决项目在皖落地过程中的融资问题。
场地支持对拟在安徽注册落地的获奖项目,协调入驻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孵化期内提供房租优惠等政策。未入驻创业园区的项目,将协助其落户市内开发园区,并给予相应政策扶持。
政策扶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供政策咨询与协助办理服务,帮助落户安徽的企业争取属地政府扶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创业扶持政策及人才政策等;符合科技、经贸、农业等产业扶持政策的项目,优先推荐申报。
创业服务大赛获奖项目(含金、银、铜及优秀奖)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优先推荐参加“创业安徽训练营”“未来新徽商特训营”。提供知识产权、人才招聘等创业服务,引导创新创业服务资源持续关注和支持参赛项目。
(三)落地科大硅谷政策
对省外项目或拟在皖转化落地的成果,可额外享受科大硅谷专项政策支持(获奖项目需在获奖后9个月内在科大硅谷片区落地)。
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对处在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最高支持100万元;对认定为合肥市高层次人才A、B、C类的创业项目,分档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其他项目根据评审结果,给予最高200万元支持。
“科漂驿站”支持:择优给予不超过15天免费住宿和创业空间体验;对在“科大硅谷”创业且在肥无自有住房的人员,最长给予6个月租房补贴和免费工位支持。
科创金融产品支持:针对初创企业首贷(期限不超过3年),实际支付利息100%贴息。
场景应用创新支持:支持科创企业开展应用场景测试,按实际费用的20%给予补助,单个项目最高50万元。
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支持全球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将职务科技成果在“科大硅谷”转化,按其转让、许可或作价入股金额的10%,给予科研人员或合资公司最高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九、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韩天才
电话:0551-65786157
胡 翔
电话:0551-65780585
附件:第一届全国农科英才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1+5”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处
202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