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9 20:51:06 中华网
9月18日,在第十届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基于全球首个通算超节点TaiShan 950打造的GaussDB多写架构,无需改造,便可实现性能提升2.9倍,最终可平滑替代大型机、小型机上的传统数据库。
“TaiShan 950加上分布式GaussDB将成为各类大型机、小型机的终结者,彻底取代各种应用场景的大型机和小型机以及Oracle的Exadata数据库服务器。”徐直军说。
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随着企业数据规模持续扩大,传统数据库在扩展性、响应延迟、跨节点效率、故障恢复及业务连续性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尤其在金融、能源、政务等高并发、高可用的场景中,传统架构难以胜任每秒百万级事务处理及极端故障快速恢复的要求。
在9月19日的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表示,基于通算超节点,GaussDB实现了任意节点可同时多写多读,打破传统架构仅主节点可读写的限制;通过负载动态调度,大幅提升并发事务处理性能。实测显示,基于通用计算超节点技术部署的GaussDB集群,每分钟处理540万笔事务,对比鲲鹏平台集中式性能2.9倍提升。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
华为云GaussDB基于通用计算超节点,将计算、内存、存储分层池化,为核心业务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数据底座。同时, GaussDB通过创新的故障检测算法和日志按需恢复,实现集群节点故障6秒内快速恢复。相比传统故障检测方式,恢复时间缩短了一倍以上。
据了解,华为云GaussDB是华为投入20余年研发而成的分布式数据库,融合了华为在企业级市场积累的质量与可信规范,实现了软硬协同、全栈自主创新,其核心代码100%自研,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政务、交通等关键行业。
今年6月,IDC发布的《2024年下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跟踪报告》显示:华为云数据库以13.9%的市场份额,在本地部署模式市场首次超越甲骨文(Oracle),并登顶中国市场份额榜首。
8月13日,《金融电子化》通过对国有六大行的调研显示,目前仅有少量业务系统应用甲骨文(Oracle)数据库,同时选定GaussDB、TDSQL、OceanBase、GoldenDB、TiDB等五款数据库产品中的1-2个作为主要应用产品,其中,使用GaussDB数据库的业务系统数量占比最高。
基于TaiShan950超节点,GaussDB的计算、内存、存储资源的三层池化透明多写架构的优势进一步提升。据介绍,基于三节点集群实测,GaussDB每分钟可处理540万笔交易(tpmC),性能达原有方案的2.9倍。
该架构通过计算、存储、缓存资源的彻底解耦,实现了三大突破性创新:首先,通过分布式内存缓冲池和热温冷数据分层技术,实现节点故障秒级恢复(RTO<6s);其次,采用基于Bucket的细粒度一致性哈希算法,实现内存节点在线弹性扩展,资源利用率较传统方案大幅提升;最后,通过本地NVMe高速缓存与智能刷脏算法的协同优化,成功攻克分布式环境下的大容量性能稳定性难题。
华为云GaussDB结合通算超节点的发布,不仅体现了华为在基础软件领域的架构引领能力,也标志着中国数据库技术实现从跟随到引领的关键跨越,将为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支撑,助力数字经济的智能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