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从"答不上、记不准"到转化率飙升60%:大模型外呼如何提升试驾邀约成功率?

2025-09-09 14:22:09      中华网   


  新车发布会刚结束,后台就涌进数万条用户主动留下的咨询信息 —— 这是车企最期待的场景,却也藏着现实困境:人工团队连轴转也打不完电话,漏接的线索每天都在流失;传统AI外呼机械念稿,客户问起配置参数就卡壳,地址记错、需求记混是常事,试驾转化率始终在低位徘徊。车企夹在 “人工效率不足” 与 “智能体验拉垮” 之间左右为难,如何高效盘活这些合规获取的潜在客户,成了冲刺销量前必须跨过的坎。

  当多数车企还在为AI外呼机器人的"笨办法"头疼时,一家头部车企已靠大模型技术实现了邀约转化率的跨越式突破,高意向客户占比提升60%,效果直逼金牌销售。

  传统AI外呼的三大"卡脖子"难题

  不少车企早已用AI外呼替代人工拨号,但实际效果却打了折扣:

  • 客户问"这款车的轮毂有哪些选配",机器人答"您可以到店咨询";

  • 想记录试驾地址,却把"在三亚旅游"的临时地点错记为常驻城市,甚至把"重庆"听成"充电",直接漏掉关键信息;

  • 通话结束后,销售拿到的客户标签只有"有意向"三个字,根本不知道该从何跟进。

  某车企负责人直言:"传统机器人就像按剧本念台词,客户多问一句就卡壳,地址采集准确率不到50%,高意向客户识别率常年低于5%。"

  大模型外呼:把"机械应答"变成"智慧沟通"

  2025年下半年,这家车企与中关村科金合作,引入得助大模型外呼机器人后,局面彻底扭转。仅1个月,试驾邀约高意向转化率就提升60%,核心在于破解了三大痛点:

  1.地址采集:从"错漏百出"到"90%精准率"

  大模型机器人自带"地址识别大脑":

  • 专属Agent会像真人一样追问"您常住在哪个区?",自动排除旅游、出差等干扰信息;

  • 哪怕口音导致"无锡"被听成"无西",系统也能通过地址识别Agent再次跟用户确认;

  • 省市区三级地址校验准确率超95%,门店顾问再也不用对着错误地址"瞎跑"。

  2.车型问答:从"答非所问"到"秒回专业答案"

  无需人工逐条录入知识库,只要上传车企的车型手册,机器人就能:

  • 秒答"这款车的电池用哪家厂商",甚至对比不同版本的轮毂参数;

  • 用客户听得懂的语言解释专业术语,比如把"续航里程"换算成"能从北京开到天津一个来回"。

  3.客户画像:从"标签寥寥"到"16项精准标签"

  通话结束后,CRM系统会自动生成16项标签:

  • 不仅记录"意向车型""购车预算",还能标注"正在对比XX品牌""想加销售微信"等细节;

  • 销售跟进时,打开客户档案就知道"该推优惠"还是"该强调性能",成单周期直接缩短。

  效果说话:这些数据正在改写行业标准

  上线得助大模型后,该车企的AI外呼数据全面刷新:

  • 平均对话轮次提升50%(客户愿意多聊,说明更感兴趣);

  • 新车发布时高意向线索占比达21%,日常线索也提升至8%(远超传统机器人的5%);

  • 从"机械播报"到"能感知客户语气、记细节、挖需求",大模型让AI外呼终于有了"金牌销售的脑子"。

  当同行还在为机器人"答不上话"发愁时,用对大模型的车企已经在靠"智慧对话"抢客户。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用AI重新定义汽车AI外呼的效率天花板——毕竟,在客户挂电话前,多争取1分钟有效沟通,可能就多一个成交机会。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