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华为音乐非遗寻音计划之蒙古长调,空间音频重现敕勒川草原天籁

2025-08-15 19:15:43      中华网   


  蒙古长调作为“草原音乐的活化石”,是蒙古族文化的灵魂、游牧生活的音乐结晶,从歌声传递出的游牧画面,听众能够感知到蒙古族“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独特生活方式,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华为音乐上线非遗寻音计划第三期特别企划——走进蒙古族长调民歌。升级HarmonyOS 5后,听众可以通过华为音乐,实现每首民歌都能聆听到超高清音频或空间音频版本,亲身感受杭盖乐队、HAYA乐团,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民歌代表性传承人哈扎布、琪琪格玛、扎格达苏荣、宝音德力格尔、莫德格、巴德玛等人带来的敕勒川草原天籁。

1.jpg

  非遗寻音计划第三期上线,沉浸式聆听感受草原的广阔

  蒙古族长调民歌演唱和创作与牧民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它配以马头琴音乐,以真声唱法为主,是最接近自然的声音。在华为音乐本次收录的经典作品中,既有杭盖、HAYA这些用户熟悉的草原乐队创新之作,也有草原老艺术家们带来的传统之声,正如蒙古长调千百年来的传承之法:老艺术家守护祖辈传承,新一代推陈出新。打开华为音乐超高清按钮,或是明亮高亢,或是低沉浑厚人声长调清晰传来,似乎可以透过吟唱感受草原人民的明亮豪情与质朴清澈。而马头琴的马嘶意象和风声质感在华为音乐空间音频技术的加持下更加立体,用户可以瞬间来到一个“从天到地”的辽阔垂直空间,在长调、马头琴和电吉他的融合中感受草原的呼吸和群马奔腾的律动。

2.jpg

  华为音乐科技赋能非遗音乐,将草原的呼吸吹向千家万户

  华为音乐推出的“非遗寻音计划”基于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16项音乐类项目展开,首期“古琴流派图鉴”让古琴音乐作品穿越时空再次回响,第二期“百戏之祖·昆曲”则带听众走进如梦如幻的昆曲世界。本期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将蒙古族的特色音乐带给华为音乐的千万受众,并通过超高清和空间音频技术赋予数字音乐以草原灵魂,让蒙古长调除了拥有“非遗”的静态标签,还能在数字时代的土壤里动态呼吸,被更多年轻人喜爱。

3.png

  目前,华为音乐已在“音乐厅”中建立“非遗专区”,涵盖古调、戏曲、民乐等多元内容,深色的界面,搭配光影点缀,使人仿佛就置身音乐厅,沉浸在三维声场中与千年文化对话,让非遗之声在科技时代声声不息。华为音乐“非遗寻音计划”和非遗专区的推出,是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保护的实践,其丰富的传统民族音乐内容,为文化传承注入新鲜的活力,也以更易接受的方式让更多人看见并主动加入。未来,华为音乐也将携手更多非遗传承人,丰富民族音乐内容,通过多样化创新沉浸的形式,带来更加便捷、高效、高品质的音乐体验。

4.jpg

  除了非遗内容,华为音乐还有千万级海量曲库,喜欢国风OST和民族音乐的听众还可以前往探索张靓颖、海来阿木、王靖雯、郁可唯等宝藏歌手的融合创新,一站式开启音乐律动。即日起,升级鸿蒙升级至HarmonyOS 5.1的用户还能享受“鸿蒙有礼”活动权益,右滑屏幕进入负一屏点击“鸿蒙有礼”签到即可领现金红包、会员年卡等超值权益,有机会领取华为音乐超钻会员,畅听海量艺人作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