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极度内卷的今天,到底还有谁会为产品设计买单?——Khadas Mind2+Graphics评测

2024-11-19 14:57:52      西盟科技资讯   


  前序

  自从小米不玩了,NUC转手之后,原本看似蓬勃向上的迷你主机市场似乎一下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该往哪里前行了,除了某厂还在锲而不舍的整活之外,剩下的基本都是那一个画风:

  除了里面的ROG NUC以及一个滥竽充数的台式机,剩下的正经迷你主机基本就两种外观:NUC型和MAC MINI型,要么是小方盒子,要么是扁饼干盒(当然现在MAC MINI也改成NUC型了……),正儿八经在外观上有想法的厂商很少很少,能够在结构上创新的厂商那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还是在卷核心配置卷价格,核心配置对于迷你主机来说,更是只有CPU和接口卷来卷去,问题是CPU受制于人,接口配置其实也受制于CPU,那剩下就只能卷价格了,今天2999明天1999后天999,CPU成本占机器的比例也越来越高,剩下的统统都不重要——比拼到最后,就成了现在这样,用户看到的产品几乎都差不多,玩来玩去也越来越没意思→这是我现在的感受。

  当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绝大部分用户对于PC的第一要求还是价格、性价比,对于以产品设计为导向的产品,能够理解、接受的用户就非常少了,而能掏出真金白银支持的用户更是凤毛麟角——大部分还都是相关从业者。

  燕国地图这么长,还是言归正传吧,这次就带来一款我个人认为非常有想法的一套迷你主机系统,来自Khadas的Mind2以及它的超级扩展坞,Mind Graphics。

  Khadas这个品牌应该算是MINIPC里的“新势力”了,其第一代产品就是Khadas Mind,称之为“跨场景工作站”,主打的就是极致的工业设计,以超小体积、新奇的体验以及优秀的做工为主要特点,不过推出的时候正值迷你主机卷疯的时候,偏高的价格以及低调的国内宣传策略使得其名不显,而今年的Mind2则更换了MTL的Core Ultra,以及新推出了Graphics扩展坞,于是赶紧借来一套看看,把玩之下感想颇多,就随着开箱一起聊聊吧:

  Khadas Mind2的基础配置比较简单,一共就两个半SKU,分别是U5 125H+16GB+512GB、U7 155H+32GB+1TB以及U7 155H+64G+2TB,这次测试的是中间的那个U7 155H+32GB+1TB版本,这个配置看起来平平无奇,在如今的迷你主机圈里也没啥特别的——测试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然而测试之后,我只能说,Respect+! 初识

  首先从开箱说起。Mind2的包装一开始就非常有“果味”,牛皮纸+白纸盒双层包装,而且体积非常小,只有手机盒子大小,起初我还以为是配件什么的,结果拆开才发现里面是一整套迷你主机……

  和xbox手柄对比一下,就能看出来这个包装真的很小!

  里面的布置也非常像手机包装,上层是迷你主机本体,下层是附件。附件也很简单,适配器加电源线,以及纸质文档。

  电源适配器非常小巧,65W GaN,实际从后面测试情况来看,这个瓦数有点偏小了,Mind2的性能释放应该配个100W或者更大的适配器才更加稳妥(使用100W电源会自动切换性能策略)。

  电源线还是逼格很高的编织线,质感不错。

  然后是Mind2本体,仅仅146 × 105 × 20mm大,0.3L大小,就像一盘大点的磁带,一开始我看到这个机器外观还以为里面塞了个NUC element或者用了MTL-U之类的超低功耗产品,结果仔细一看这里面塞了个完整的U7 155H!也就是6+8+2的标压版本!更更离谱的是PL1甚至高达64W!完全猜不出来是怎么实现的。

  机器做工和质感非常好,全阳极氧化铝外壳,搭配细致的喷砂处理工艺,以及一体成型的CNC加工,外壳严丝合缝十分低调,前面板仅有一个开关和电源状态灯。

  底部有脚垫和Mind Link接口,型号铭牌其实是个磁吸盖板,下面隐藏了个2230的M.2接口,PCIE 4.0 4X满速度,这个体积下还给了个SSD扩展,值得一个好评!

  胶垫保护下的接口是Khadas自家的Mind Link接口,最高带宽为PCIE5.0X8,比常见的Oculink接口带宽翻了四倍(全双工256G),不过现在的显卡所限都只能支持到PCIE 4.0 X8,即便如此这个带宽可以说外接任何显卡都没有瓶颈,同时还可以连接Khadas自家的Mind Dock以及xPlay外接屏,当然最大的用途还是连接Mind Graphics显卡坞。对了,这接口还支持供电,最大140W——能够独立研发一个专属接口,并且有齐全的功能和规格,这个魄力和研发实力已经超过了99.9%的PC厂商了!!!

  常规的IO接口则被放到了Mind2的后方,计有两个USB Type-C,其中一个是认证过的雷电4一个是USB4,一个HDMI 2.1TMDS接口,不过这个接口是可以跑递色的4K120 420规格的,也就是18Gbps版本,另外还有两个USB Type-A 3.2Gen2,也就是10Gbps版本,供电是走两个Type-C的,这个接口配置应该说是勉强够用,毕竟体积摆在这,也不能要求太多。

  还是和XBOX手柄比一下就知道Mind2的大小了,虽然只有这么大一点,但是非常扎实,像是个铝坨坨,重量实测432g,接近九两,放在0.3L的体积下就显得非常压手。

  别的先不提,Mind2的质感在目前的迷你主机圈里绝对是第一梯队,上一个让我感到惊艳的还是EM680,而这次Mind2不论是在工业设计还是做工用料都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今年卷到头的迷你主机产品里面,说是数一数二也毫不为过——毕竟它的开关机按钮在上面!(笑)

  而且这个机器在如此小的体积下,还又塞入了一个5.5Wh的电池,以提供Modern Standby功能,拔电自动进入休眠/睡眠模式,标称可待机25小时,并且还可以解决用PD供电容易闪断的隐患,在易用性上又提升了一大截,不过也确实更像无头的笔记本了……这也是产品卖点中的“跨场景”的由来,由于有内置电池,再加上Mind2主机超级便携,可以很方便地把Mind2主机拿来拿去,不会中断工作内容,比关机再开机还是方便多了,而且Mind自家的Dock也很方便,同样用的是Mind Link接口,直接磁吸一下就全部接好了,比用雷电扩展坞还优雅!

  惊艳

  那么这个体积下,Mind2的性能表现如何呢?负责任地说,一!点!也!不!落!伍!就这个体积下,直接开到了PL1=PL2 64W,然后持续功率通过EC控制,65W电源输入时为40W,100W及以上电源输入为45W,想想这个0.3L的体积,就离谱!!!

  性能表现也是正常的MTL-H满血的水平:

  板载的内存32GB版本是LPDDR5X 6400,64GB版本据说是LPDDR5X 7467,因此核显性能上有一点点区别,不过区别不大就是了:

  内置的SSD是WD SN740,也是一块2230的SSD,不过属于2230的天花板级别了:

  更加离谱的来了:AIDA64 FPU烤机40分钟,满载噪音距离10cm处只有41.5db!看起来CPU温度97度挺吓人,实际上MTL也是个传奇耐电王,Intel给的官方耐温足足110度,所以97度其实距离上限还早着呢……

  那么这个性能表现,这个噪音水平,难不成靠得是金属外壳辅助散热?结果外壳温度是这样的:

  恕我无知,确实不知道这个机器是怎样做到如此离谱的功耗性能表现的……

  根据官网页面的结构图,大致能猜到是靠巨大的均热板+纯铜散热器以及大尺寸的离心扇来实现的,并且这个Blower还是侧进风,等于还是在残血状态下运行的,果然面积大就是硬道理啊!

  另外Mind2还内置了个控制中心软件,功能比较直观,最重要的是提供性能模式切换和驱动固件的更新,这个在搭配Mind Graphics时候很有用,得通过Mind App更新驱动和补丁才能正常使用——NV在驱动里做了点小手脚,限制外接显卡的使用。不过这个App使用上还有一点不便,开机默认启动就会跳出UAC权限提升确认窗口很烦人,建议后续把这个App注册成服务,使用上会更加丝滑一点。

  外延

  说完了Mind2,再来看看它的搭档:Mind Graphics,这是一款内置显卡的拓展坞,如今这东西也不算稀奇,但是它里面塞的是RTX4060TI,并有8GB和16GB两个版本,要知道移动端是没有4060Ti的,也就是说这里面是个桌面版本的卡,放到移动端的话就是RTX4070Laptop规格,但是功耗上限和显存都大得多,更重要的是Mind Graphics是通过Mind Link和主机连接的,带宽是PCIE 4.0 X8——完全满血!而且Mind Graphics同样支持USB4/雷电4连接其他机器,当做一台普通的RTX4060Ti雷电显卡坞使用。

  顶部的Mind Link这里设计了两个卡扣,可以和Mind2两边的接口对应,插入自动锁定,关机或者按下解锁键才会解锁,可以牢牢锁住Mind主机。

  Mind2与Graphics连接非常简单,首先要去掉Mind2底部的Link接口保护罩,然后轻轻放上去,啪一下就吸住了,就成了Mind2的完全体:

  Mind Graphics的体积也不大,199×133×100mm,像个大号的抽纸盒一般,但是同样非常扎实,毕竟也是全金属外壳,加上Mind2之后的总重量有3kg左右,远远看上去有点早年的音响的感觉,但是这里是真的塞了俩喇叭进去的! khadas还给这个显卡坞塞了300W电源、指纹识别模块(兼做静音键,旁边还有音量控制键)、SD4.0(UHS-II)读卡器、2.5G网口以及3A1C的USB、2个HDMI 2.1FRL和1个DP1.4显示接口,体积也只有2.5L!

  中间的这个状态灯也是RGB的,可以在Mind APP里设置:

  受制于NV的讨厌限制,Mind2直接使用Graphics还是有一点点门槛的:首次连接Graphics的时候显卡是不会输出的,依然需要从Mind2本体引出视频信号,然后再由Mind App里打上补丁、更新驱动,之后才能正常使用Mind Graphics,这方面Mind App的易用性上还需要提高。

  折腾一番之后这台Mind2就成了完全体状态,看看Graphics的性能:

  满血的RTX4060TI,频率也是标准的公版频率:

  PCIE接口带宽12.2GB/s,确实是跑满了PCIE 4.0 X8,毕竟4060TI也就给了这个规格……

  性能上要比移动平台上的RTX4070Laptop解锁版还高一点,那玩意还有4608SP呢,这个还只有4352!

  8GB版本功耗足足给了160W,16GB更是给到了165W,用桌面卡就是豪横!

  这个状态下Mind Graphics的噪音仅仅38db,比Mind2满载还小点,加上Mind2满载的45W,这俩双拷可以到205W,从性能的角度来说基本没有啥瓶颈了,毕竟MTL的底子就在这,功耗顶破天115W的MTL也就R23 2W分,没有啥质的变化,倒是显卡上其实可以考虑更高规格的产品,比如4070S之类的,哪怕降降功耗呢,毕竟移动平台上大量测试表明AD106这玩意给个120W就差不多了,再高也是浪费,实在是浪费Mind Graphics的散热了,或者再做小一点应该也可以。 诤言

  前面表扬了那么多,接下来该露出刀子,批判一番了!毕竟一味地无脑吹捧并不利于健康发展,有褒有贬才是一篇合格的评测。Khadas Mind2这套产品,大致上硬件问题不太多,主要还是在软件和配套上。

  首先当然还是价格问题。诚然,优秀的工业设计值得用户为之付出更多的费用,但是在价格与SKU设计上,还需要下功夫:要么彻底学苹果,采用低起价+高选配的模式,既有8G 1500块的金子内存,也有4000块的丐版吸引眼球和流量;要么就学NUC,高起价+低选配的模式,并且给用户更多选择和情绪价值。结果Khadas目前的策略是挨骂最多的选择,Mind2固定就三个配置,U5 16 512 5399,U7 32 1T 7399,U7 64 1T 9399,等于说+2000元换CPU升级+16GB内存+512GB硬盘升级,或者是32GB内存+1TB硬盘升级,这两个选项并不对等,并且马上2025年了,又不是要走低起价模式,512硬盘真可以扔到垃圾堆了,本身512和1T硬盘的差价就非常小,硬要为了区分配置而塞个512G真没必要,而且作为一款内存不可升级的“工作站”,最低配版本显得非常没有吸引力,而最高配又没有U9 185H可选,9000块买个U7,满足不了高配用户的情绪价值需求,可谓是高不成低不就。显卡坞那边也是一样,虽然性能上和移动端的4070Laptop一样甚至略高,但是4060TI听起来就很LOW,以Mind Graphics 160W甚至更高的解热能力来看,完全可以塞个降频一点点的4070Super甚至4080/4090Laptop进去,尤其是后者,一下逼格就拉起来了,价格再贵一点也不要紧,都花到这个份上了,买的不就是情绪价值吗?(当然4090Laptop想从NV买可不太容易……)

  其次就是易用性的小瑕疵。前面也讲了,附带的Mind App,功能比较简单,这个问题不大,本身迷你主机也不需要太多的控制,但是每次启动尤其是开机启动时候都要跳个UAC提示真的非常烦人非常不优雅,而且连接Mind Graphics之后那个App启动就比较困难,经常双击直接没反应或者是半天才出来,并且关于使用显卡坞需要打补丁的提示也不够明显和直观;另外整个产品上所有IO接口都没有标注,虽然外观上是齐整了但是易用性上就要打折扣了;还有号称工作站但是预装系统是个Home,为了小巧硬塞个65W适配器不得不降功耗运行这些不算问题的膈应点就不多说了,总之产品的逼格就是要在这些细节上体现出来。

  最后就是产品之外的问题。通过查询产品页面可知目前Mind2的保修政策是2年,Graphics是1年,这个没什么可说的,就是太短,这个定位和价位的产品提供这么短的质保,会拉低用户的信心,不应该;整机出售但是没有吃上国补,现在ROG NUC 970叠加国补后只要12499了,有U9有4070,还是ROG大眼睛,情绪价值拉满,性能和Mind2高配+Graphics差不多,一样32G+1T,扩展性还要更强,结果目前还比Mind组合便宜一大截,愣是没吃上政策红利,非常可惜。

  总结

  一圈把玩下来,感觉到Mind系列真的是非常用心和创新的一系列产品,最缺乏的就是消费环境和品牌支撑,以及软实力上的一点提升。内卷到极致的迷你主机市场已经很难给khadas这样的精致产品留出足够的空间了,绝大多数用户关心的就是CPU内存硬盘这样的核心配置,对于工业设计产品做工这样的附加属性不是不关注,而是很难为之额外买单——即便是曾经对这些接受度更高的欧美市场,如今也越来越买不起了,新的经济高地还是得看崛起的东方大国。

  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品牌溢价,也很难支撑起高昂的设计和产品成本,尽管Mind2+Graphics的总价格比类似性能的ROG NUC 还低一点,但是高贵如ROG NUC的定价都被喷麻了,更何况尚无名气的新兴厂商?如今连拥有大量拥趸的水果都要出个足够便宜的低端型号来吸引一下目光,换到Khadas这边,它的品牌力建设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

  好在从今天来看,随着Intel NUC的交棒,迷你主机市场已经渐渐要进入洗牌阶段了。就如手机也是经历了功能机时代的群魔乱舞、到智能机初期卷死了巨头诺基亚,再到如今寨厂纷纷关门,用户也开始不再只看跑分多少转而关心相机、做工、手感、电池等等指标,开始出现竖折横折甚至多折的新形态、新阶段,迷你主机或者说传统PC,也开始慢慢脱离“工具”属性,成为参与家庭氛围营造的一个“家电”,设计做工用料这样的非性能属性被更多的用户所关注、所看重,也许就在不远的未来。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