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透视锦江酒店:深流无声,韧性生长

2025-09-01 16:11:41      西盟科技资讯   


上海锦江饭店  图源:小红书

近日,锦江酒店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2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17%。

2025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率降至15.62%,较上年同期下降2.66%。

截至报告期末,“锦江荟”会员总量突破2亿,中央渠道贡献率超70%,积分兑换率同比提升7%。

在全球经济波动、市场业绩承压、内卷成普遍体感的当下,这份看似微增的成绩单,实则来之不易,折射出锦江酒店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定力和执行效能。

通过大刀阔斧的组织改革、数字化赋能与全球化布局,这家酒店巨头正在重塑肌理为下一轮增长积蓄动能。

核心业务凸显韧性

贝索斯说过,饱有成长性的企业往往着眼于长期趋势,而非短期波动。

判断一个企业的韧性,就是要看它在行业低迷的时候,是否能挺得住、核心业绩是否保持稳健。

据STR统计,中国酒店市场仍处于缓慢恢复阶段,2025年上半年整体RevPAR同比下降5%,入住率和平均房价双双下滑。

图源:STR

从不同酒店级别来看,奢华与超高端酒店通过“以价换量”略有成效,入住率小幅提升,但由于平均房价下调,RevPAR仍有2%-4%的下降。而高端及以下级别酒店受到新增供给带来的压力,面临“量价齐跌”的困境,RevPAR降幅在6%-8%之间。

与此同时,国内酒店供给仍在持续增加,尤其是中高端与高端品牌扩张迅猛,竞争格局日益激烈。

剥离非经常性损益的干扰,锦江酒店2025年上半年的核心业务呈现出清晰的稳健底色:

在62.42亿元酒店业务收入中,境内市场贡献45.75亿元,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09亿元,同比增长5.17%,略超市场预期,盈利能力趋势性增强;

管理费用大幅下降19.09%,组织改革成效体现,管理费用率降至15.62%;

资产负债率较上年末下降至65.43%,财务结构更趋稳健;

当前会员贡献率突破70%,庞大的私域流量池成为抵御外部风险、稳定客源的压舱石,积分兑换率同比提升7%,会员生态价值凸显;

持续加盟及劳务派遣服务收入达24.34亿元,同比提升5.86%,存量资产管理价值持续释放。

以上几组数据清晰地表明:锦江酒店在行业变革与市场竞争中展现出强劲的核心业务韧性。

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告诉大家,做企业要回归本质,通过拆解和重新构建,来找到市场运营的最优解决方案。

在行业整体承压、消费升级与分化并存、竞争日趋白热化的背景下,锦江酒店背后的战略逻辑是什么?

“向内求变+向外共生”打开新动能

在市场竞争中,真正的赢家往往不是那些“短跑选手”,而是那些能耐得住寂寞、沉下心做长远布局的“马拉松选手”。

在更多人急功近利、追逐短期利益的时代,锦江酒店选择刀刃向内,启动了一场从上到下的系统性变革,从组织架构、品牌布局、业务生态等维度持续提质增效。

组织管理优化方面,今年以来,锦江酒店(中国区)对管理架构进行扁平化重塑,将原有“7大中心层级—37个部门”的复杂体系精简为“13个部门—2个业务单元”,同时将区域运营单元整合为6个并推行属地化管理。

这一调整大幅压缩管理链条、简化决策流程,有效激发基层经营活力,直接推动管理效率显著提升。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跑马圈地的“快”是衡量酒店规模扩张的重要参考。

谁能靠短期并购实现快速扩张,谁签下最多的加盟商,谁的财报和排名就会更漂亮。

面对当下市场转向存量竞争的挑战,锦江酒店决定放慢速度、修炼内功,聚焦兼具市场竞争力与占有率的主力品牌。

今年上半年,锦江酒店(中国区)以“12+3+1”品牌战略为引领,聚焦优质门店拓展,上半年主力品牌新开业酒店占比提升至同期总数的86%,较上年增长约3%。

图源:锦江酒店

高比例的主力品牌门店扩张,不仅巩固了其在国内酒店市场的份额优势,更形成“品牌影响力增强-规模效应释放-市场竞争力提升”的良性循环,成为拉动经营稳定增长的核心引擎。

更值得关注的,是数字化和会员体系的深度赋能。

头部酒管庞大的会员基数一直是稳定基本盘的“压舱石”,通过精细化运营更能将其转化为驱动增量、提升粘性、优化收益的增长源。

截至报告期末,“锦江荟”会员总量突破2亿大关,6月中央预订率较1月提升11.36个百分点,当前会员贡献率已突破70%,上半年积分兑换率同比提升7%。从预订转化到消费贡献的全链路数据,充分印证了会员生态对酒店主业的强支撑作用。

此外,锦江酒店的数字化转型早已超越简单的赋能阶段,进入了与核心业务深度融合的新阶段。

首先,是深度整合“三端”。打通品牌端(大数据精准定位与营销)、会员端(数据共享、权益透明化与个性化)、供应链端(智能化管理、降本增效),形成数据驱动的闭环。

其次,是实现会员身份、权益、服务的“三统一”,确保线上线下无缝衔接,显著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会员输客体系之外,锦江酒店也积极拓展商旅服务边界,重点强化中央大客户运营能力。上半年中央大客户订单间夜量同比提升15%,业务规模稳步扩容。

最后,是业财融合深化。比如锦江7月上线的数字化对账平台二期,已将与门店的结算周期缩短至T+3。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实时共享、深度分析,为精准定价、科学资源配置、运营优化提供强力支撑,驱动运营效率和决策质量提升。

在国内业务稳扎稳打的同时,锦江酒店也在加速出海推进全球化布局。

欧洲市场作为锦江酒店全球化布局的成熟板块,正聚焦存量资产提质增效。

截至2024年底,其旗下卢浮酒店集团已完成改造的14家直营店成效显著,营收、RGI及客户满意度分别较改造前提升20%、13.4%和7%,为欧洲业务复苏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锦江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突破口,锦江酒店(中国区)近日与马来西亚酒管公司RJJ Hotels官宣签约合作,计划未来5年在东南亚6国合力拓展超180个项目。

图源:锦江酒店(中国区)

与过去不同的是,此次锦江酒店在东南亚开创性地推行“轻资产进入+产业扎根”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单一产品输出和纯管理输出,旨在快速适应当地市场需求,构建起独特的竞争壁垒,为长期价值增长开辟广阔空间。

为保障本地化运营成效,锦江酒店将组建由中国资深管理人才与当地专业员工共同构成的属地化团队,搭建从项目开发、筹建筹备到日常运营的一体化管理机制,推动锦江都城、麗枫、锦江之星、暻阁、云居等民族品牌陆续登陆东南亚市场,目标整体实现“5年突破500家”酒店(合作+自主发展)的布局蓝图。

回归产品本质,不断深挖消费者精细、多元的差异需求,寻找增量市场,继而走出一条“向内求变+向外共生”的全新路径。

这是锦江酒店作为一个前瞻者与前行者的姿态。

穿越周期启示录:九十年的韧性成长

根深而叶茂,源深而流长。

竹子定律告诉我们,越是风云变幻时,越要坚持战略定力、扎牢底盘向上生长,最终赢在复利效应上。

锦江国际集团副总裁周维用“竹子”来形容锦江酒店的精神,这是锦江饭店在70年前诞生时就用的品牌符号。

从1935年锦江创始人董竹君创办锦江川菜馆开始,她就一直坚信“中国人也能做出干净文明、世界认可的餐饮与服务。”

九十年后,这份韧性与情怀仍在。

利润与情怀,看似对立,实则相辅相成。

只有具备深厚情怀的企业,才能在市场上长期扎根,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而其真正的价值,往往在十年、百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维度中才能看得更清晰。

组织改革的“手术刀”削去冗余臃肿,品牌矩阵的结构优化抵御市场波动,数字化的深度赋能重塑运营基因,出海东南亚开辟增长新 疆域。

这一系列内外兼修的组合拳,共同锻造了锦江酒店当下应对复杂环境的核心竞争力。

锦江酒店的实践,对站在高质量发展十字路口的中国酒店业来说似乎着昭示着:

告别野蛮生长后,修炼内功、提升效率、拥抱创新、稳健出海,才是本土头部酒管巩固优势、穿越周期的制胜之道。

本土头部酒管的战略定力,从不在于乘风破浪时的一时风光,而在于逆水行舟时依然校准航向的清醒。

“提质、增效、重回报”,锦江酒店在这份半年报中开篇提及的三个关键词,或许正是其穿越周期的答案。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