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3 13:23:05 西盟科技资讯
在国家大力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以下简称“众惠相互”)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深度参与广西职工保障互助计划,通过“工会牵头+相互保险+科技赋能”的创新模式,打造出覆盖广泛、保障全面的“广西模式”。据统计,自2022年项目启动以来,累计服务职工超60万人,赔付支出超3300万元,有效缓解职工医疗负担,为全国普惠金融与医疗保障融合发展提供了实践范例。
政策引领下的创新实践,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近年来,国家《“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明确提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战略目标,鼓励基本医保、商业保险、医疗互助等多种形式协同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紧跟国家步伐,出台《2023-2025年广西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参保目标指导计划》等系列文件,要求深化工会与商业保险的合作,填补保障空白,增强职工抗风险能力。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众惠相互作为国内首家全国性相互保险组织,充分发挥“普惠、共享”的机制优势,与广西总工会联合推出职工保障互助计划。该计划以医保外自费医疗、大病保障、女性健康为核心,覆盖职工多样化需求,形成“1+3+N”多层次保障体系,成为政策落地的创新样本。
工会组织始终是职工权益的重要维护者。广西总工会通过职工互助保障活动,构建起“政府引导、工会推动、保险协同、职工参与”的普惠保障网络。众惠相互依托相互保险“非营利、会员共治”的特点,推出“自费互助保”“女职工互助保”等特色产品。其中,“自费互助保”针对医保外住院费用提供最高100万元保障,有效填补传统医保的不足;“女职工互助保”则为罹患特定妇科疾病的职工提供5万元一次性给付,彰显对女性群体的精准关怀。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众惠相互以“科技+保险”双轮驱动,突破传统服务边界。通过智能承保系统,企业端投保效率提升70%;与广西医保数据直连的“极速理赔”服务,实现“同步结算”,赔付周期从15天缩短至3天内;智慧客服系统覆盖260万会员,响应率达100%,偏远地区职工亦可便捷享受服务。科技手段的融入,不仅提升了服务效率,更让普惠金融真正惠及中低收入群体,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
数据背后的民生温度,运营成果与社会价值
自2022年项目启动以来,广西职工保障互助计划实现跨越式发展。截至2025年,累计服务会员单位8670家,覆盖职工60.28万人;2025年当年参保单位达3295家,参保人数突破22.19万,较2022年增长近3倍。保费收入规模持续扩大,2022-2024年累计达3429万元,2025年预计突破1800万元,为项目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该互助计划的核心在于“取之于会员、用之于会员”。2022-2024年累计赔付支出3326.3万元,尤其值得关注的是,通过技术优化,2024年报结周期从15天缩短至3天,2025年进一步压缩至2天,资金快速到账极大缓解了职工经济压力。例如,南宁某企业职工张女士因乳腺癌申请“女职工互助保”,仅2个工作日即收到5万元理赔款,及时支撑了后续治疗费用。
根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的成功运营带来多重社会效益。一是惠及15.3万职工家庭,人均医疗负担降低30%,职工安全感显著提升;二是与基本医保形成互补,减少财政兜底支出,助力政府治理效能提升;三是通过统一费率、无差别承保,覆盖农民工、新市民等弱势群体,推动社会公平发展。”
众惠相互表示,将持续深化与政府、工会的合作,总结“广西模式”运营经验,形成标准化方案,为其他省份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路径。在政策指引下,众惠相互后期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普惠金融的深度与广度,筑牢多层次医疗保障防线,让更多职工家庭感受到“病有所依、医有所保”的温暖,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保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