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8 17:56:19 网络
心脏骤停的人,每延迟1分钟,生存率递减7%—10%。此类疾病有最佳抢救时间“黄金4分钟”的说法,突发心脏骤停,最好的结果是“救在身边”。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3.3亿,每年约有54.4万人心源性猝死,其中,87.7%致死案例发生在医院外。而被称为“救命神器”的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用于患者心跳骤停后的早期除颤急救设备,其在社会层面的科学配置,可帮助急救患者牢牢把握住“黄金4分钟”。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红十字会系统、各地各级的急救中心、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医师学会等机构均在持续建设社会急救体系,探索借助科技的支撑力量,真正落实AED配置的智慧急救网络搭建。
随着国民关注程度不断提高,AED的“配置标准”也在不断完善。以深圳为例,2023年3月1日,深圳的《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建设与管理规范》(DB4403/T 318-2023 )正式施行。《管理规范》将公共场所分为3类,各类公共场所的AED配置密度要求不同。
1、一类公共场所包括城市主要交通场站、体育健身场所、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机构和学校等,每台AED服务辐射半径不超过300米,施救者直线步行3至5分钟可获取;
2、二类公共场所包括公共住宿场所、文化交流场所、 文化娱乐场所、住宅小区等,每台AED服务辐射半径不超过600米,施救者直线步行3至10分钟可获取;
3、除列入一类和二类以外的其他公共场所均为三类公共场所,根据需求配置适宜密度的AED。
5月8日,是世界红十字日。我们提倡大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了解并学会使用AED设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现场施救。
中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显示,截止于2021年10月30日,中国志愿者总人数达2.17亿,约占总人口比例的15.4%。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数据科学专业助理教授徐磊发现,AED配置的急救网络忽视了相关参与人的主体作用,各地配置的AED设备与普通志愿者数量和分布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数据孤岛。
而另一方面,AED设备价格昂贵,数量有限,普通志愿者即便数量庞大,也很难在心脏骤停发现者报警后获取第一手信息,并及时取得附近的AED设备赶往施救现场。
在施救者和救援设备之间的数量找到平衡,从而获取科学配置方案,正是数据科学可以发挥效应的一个应用前景。
因此,徐磊目前正在带领学生开展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城市布局的相关研究,该研究打破现有框架,不局限于专业救助者,而是将普通志愿者群体这一角色考虑进来,这对被救方快速获取AED设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学子花千禧设计的模型图
基于数据科学中的运筹优化理论和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发展,该研究将普通志愿者这一要素融入AED的城市配置,利用目前社会层面大量的普通志愿者扩展AED配置网络,探索AED装置、普通志愿者、专业志愿者三者之间的最短路径算法及组合优化,后续对接各地急救中心与红十字会,进行相关数据的采集与管理,发现与判断规律并制定合理决策,从而更精准地预估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帮助救助志愿者更快速处理应急救援。
引入普通志愿者并科学配置救助流程,就像给AED装置装上了翅膀,可以增加AED装置的覆盖半径。根据仿真结果来看,引入普通志愿者可以在同等救助时间节省大量的AED购置成本,减少对于专业志愿者的需求。这对急救网络在社会面更快铺开有重大意义。
“我们试图搭建志愿者-AED装置-报警人-急救调度中心之间的协同网络,通过空间优化及仿真技术,产出具备推广价值的试点工具,例如APP、小程序等,未来有望为相关机构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案。”徐磊介绍道。
徐磊教授于2022年加入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她的研究方向包括交通系统韧性和可持续运营管理。目前她正在参与的研究方向之一是人道救助物流,不仅是过往经历的经验转化和迭代,更是在多项参访调研活动中洞察到了行业的痛点和难点。AED布局优化是城市急救体系建设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数字红会建设的一部分,数据科学应当发挥更多的公益价值。
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徐磊教授与刘萌萌教授出席行业座谈会
“民间救助是政府救助的有力补充。当AED配置网络日渐成熟,民间力量与其紧密互动,形成有机衔接,社会救助之网才会织得更加密实。”徐磊说道。目前,各地正在加紧完善院前急救体系,深圳走在全国水平的前列,徐磊也将持续探索与深圳各公益组织、科技企业的深入交流与合作,带领学生为数字红会建设和城市急救能力提升贡献高校智慧。
天津大学佐治亚理工深圳学院徐磊教授带领学生走访中国红十字会广州备灾救灾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