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算力博弈延伸至法律战场!中国企业专利维权难度升级,合规再添高壁垒

2025-11-27 11:06:19      中华网   


  2025年11月10日,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局长约翰·斯夸尔斯签发一项针对中国长江存储的“说明理由令”,要求长江存储在11月24日前就其针对美光提起的多项专利无效挑战作出解释。美方的核心理由是:长江存储自2022年起已被列入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其利用美国专利机制挑战美光专利的行为,“可能违背美国外交政策与国家安全利益”。而USPTO局长在10月的内部备忘录中,已要求所有专利无效申请人披露“真实利益方”,并明确将长江存储列为“受外国政府资助或控制”的典型,直言美国专利制度不应成为外国对手“骚扰美国专利持有人的工具”。

  中美科技博弈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阶段。美国首次将其出口管制工具与知识产权行政程序进行了公开、直接地挂钩。此前,“实体清单”主要限制的是产品、技术、软件等的进出口,而如今,它的影响力正被尝试延伸至知识产权的获取与行使这一法律领域。这一转变,为正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敲响了警钟。它预示着,中国企业在美进行专利维权的不确定性与难度将呈指数级增加,合规风险已从传统的贸易领域,迅速蔓延至司法与行政程序领域。

1764144455983080085.jpg

  美方做法严重违背国际义务与公平原则

  美方为其行为披上了“国家安全”的外衣,但细究之下,其做法在法理与道义上均站不住脚,是典型的将商业竞争政治化、将法律工具武器化。

  首先,美方的行为直接违反了其承担的国际知识产权条约义务。无论是《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还是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都明确规定了“国民待遇”原则,即外国国民在知识产权保护的所有事项上,应享受不低于本国国民的待遇。USPTO通过行政指令,为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设置额外障碍,进行重点审查和歧视性限制,实质上剥夺了这些企业在专利无效程序中获得平等对待的权利。这不仅是规则适用的双重标准,更是对国际知识产权体系公平原则的公然背离。

1764144474766043689.jpg

  其次,将专利争议与“国家安全”泛化绑定缺乏逻辑基础。专利无效挑战本质上是一个基于技术事实和法律判断的中立法律程序。申请方需要提交翔实的技术证据和法律依据,以证明目标专利缺乏新颖性或创造性。整个过程是技术性和法律性的,其成败应取决于证据与法理,而非申请方的“政治身份”。美方现在要求企业先自证“政治清白”,才能行使其法定权利,这无异于用“标签统治”取代了法治,严重破坏了知识产权制度的中立性和可预期性。

  最后,此举开创了一个危险的先例。 一旦“国家安全”成为干预独立司法和行政程序的万能借口,全球知识产权保护的稳定性和公信力将荡然无存,任何被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国家的企业都可能被针对。长此以往,全球创新体系恐将分裂为相互割裂、以地缘政治划界的阵营,最终损害的是全球技术进步的效率和全人类的福祉。

  寒蝉效应显现:中国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或面临多重受阻

  当前,美方的限制措施看似仅针对已被列入“实体清单”的少数特定中国企业在“专利无效挑战”这一环节。然而,其带来的“寒蝉效应”和潜在的升级风险,将对所有在美有业务的中国企业构成深远且不利的影响。

  对于像长江存储这样已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其在美应对专利诉讼时向PTAB发起多方复审(IPR)以无效对方专利这一核心防御手段可能面临实质性关闭。这不仅使中国企业在已有的专利侵权诉讼中陷入极度被动的局面,更意味着其通过法律途径挑战美国竞争对手专利壁垒的成本和失败风险变得难以估量。

  未被列入清单的中国公司目前暂未受到直接影响,但这一政策风向已释放出明确且危险的信号。未来,美国完全有可能将类似的审查逻辑升级并扩展至“专利申请”环节,管制措施进一步扩大。如果中国企业在申请美国专利时,也需要因“背景审查”而面临更长的周期、更严苛的披露要求和更高的驳回风险,其在美国市场的知识产权布局战略将受到根本性冲击。中国企业在遭遇不公专利指控时,可能因畏惧复杂的“背景审查”和政治风险而不敢轻易启动法律程序,从而在博弈中自缚手脚,被迫接受不利的商业条件。

  全球AI战备竞赛下,知识产权或成为构建“算力壁垒”的核心战场

  此次事件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嵌入在更大的中美科技竞争,尤其是人工智能(AI)主导权争夺的宏观背景下。AI的发展依赖于三大支柱:算法、数据和算力。其中,算力以高端AI芯片和先进存储技术为核心载体。

  美国为维持其在AI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正不遗余力地构建针对中国的“算力壁垒”。这一战略已从对尖端AI芯片的出口管制,升级为对专利制度的工具化运用。其核心意图一以贯之:系统性地遏制中国AI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而作为算力核心的存储芯片领域,中国企业已实现突破,包括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福建晋华等在内的厂商纷纷在技术专利上加速积累,以期在国际市场上与巨头竞争。可以预见,未来美国对算力相关技术(如HBM、Chiplet及半导体设备)的出口管制将持续加码,知识产权将进一步成为中美科技博弈的关键战场。虽然目前来看,对未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中国企业申请美国专利无影响,但如后续美对专利申请施加类似限制,将产生不利影响。而正处于快速迭代追赶下的存储芯片企业,可能会成为美方的重点关注对象。

1764144496093096015.jpg

  美方正在把“实体清单”等单边制裁手段,恶意嵌入知识产权相关的行政调查与司法诉讼程序,通过提高中国企业的合规门槛和法律风险,进一步阻遏中国企业的技术发展与全球市场布局。这种将正常法律程序异化为打压工具的行径,堪称国际经贸领域的公然越界与不公。USPTO对长江存储的“说明理由令”也进一步宣告,中美科技竞争已从传统的贸易战、技术封锁,延伸至法律与规则制定权的深层较量。知识产权这一本应促进创新、保障公平的制度,正被工具化、武器化。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