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信创深化背景下,金融行业如何保障系统可靠与AI数据治理?

2025-10-20 19:07:04      中华网   


  金融行业作为信创落地的先行领域之一,正面临2027年信创完成替换的关键节点。在海量高频业务场景下,保障系统持续稳定运行与平滑迁移已成关键挑战。与此同时,AI在金融核心业务的加速应用,还对底层数据供给的效能与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双重压力下,当前主流的“服务器本地盘多副本+分布式数据库”架构已显现出局限性。

  信创规模替换下的稳定性大考

  系统稳定性是金融信创规模化部署的重要前提,然而传统架构暴露出静态与动态两类风险。

  静态风险源于硬件基础,如本地磁盘故障率高、缺乏硬件级数据保护,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业务连续性。动态风险则来自系统扩展与运维,传统架构下,服务器扩展时复杂度更高,数据迁移可能导致系统性能下降甚至意外中断。

  系统稳定性对于成本的影响同样显著。除了传统架构存储资源利用率低,推高部署成本,在AI训推过程中,存储节点故障、系统中断更将导致训练进程无效化、推理相关业务停摆,造成资金、时间成本的浪费。

  AI浪潮带来更高性能需求

  从智能风控到量化交易,数据已成为金融AI应用的核心“燃料”。就在金融机构全力攻坚系统可靠性时,AI技术的深度应用又面临系统高性能需求的压力。

  AI模型训练需PB级数据的高速读取,在线推理则要求毫秒级数据响应,但传统架构受限于复杂算法、网络延迟与IO优化不足等因素,远远无法满足AI转型的性能需求。

  数据安全方面,传统技术架构的算、存紧耦合设计,导致核心数据暴露面过大。在精准营销、信贷审批、实时交易等需要处理大量客户隐私与核心业务数据的场景中,存在敏感信息被非授权访问的潜在风险。

  在金融科技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信创战略深化与AI转型已成必答题。但当前存储架构的稳定性短板与性能瓶颈,正让行业陷入“两难”境地。为应对上述挑战,曙光存储即将发布面向金融行业的系统解决方案,为信创深化背景下,金融机构AI数据治理提供关键支撑。

  目前,曙光存储已与国内领先的金融数据库伙伴进行了深度适配与优化,通过联合解决方案验证,在性能、稳定性和数据一致性上均已达到金融核心级要求,有望为行业夯实信创系统可靠性基石、破解AI性能瓶颈提供新的路径。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