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产品矩阵筑根基:何振兴引领国产数据库产业突围

2025-10-16 15:18:12      搜狐   


  何振兴以分布式架构创新为核心,先后带领团队完成从单机数据库到分布式、再到云原生架构的技术跨越,其作为第一和主要发明人分别获得8项中国发明专利和1项美国专利,主导开发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并以技术负责人身份完成3个国家级金融数据库项目,构建起覆盖事务型、分析型、集中式的全场景数据库体系,推动易鲸捷从初创公司成长为国产数据库领域的领军者。

  2017年的国产数据库市场,正深陷“能用难用”的困境。外资品牌占据超80%份额,金融核心系统更是被Oracle等国外数据库垄断,国产产品因稳定性不足难以涉足。何振兴带领团队驻扎研发中心,以NonStop SQL技术积淀为基础,进行全局协同架构的开发。这款QianBaseV1版本突破性实现ACID事务与分布式一致性的兼容,解决了传统国产数据库要么保一致性丢性能,要么保性能丢安全的痛点。

  2018年,该数据库在某银行测试中首次亮相。在1000用户并发场景下,其交易响应时间较同类产品缩短50%,并实现连续72小时零故障运行。这一成绩让业界刮目相看。随着金融、电信、电力等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加快,单一数据库产品已难以满足复杂多样的应用需求。何振兴敏锐地提出“场景化产品矩阵”战略,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进行针对性突破。在金融核心交易领域,他将此前专利的跨机房链式转发技术融入数据库架构。在某大型银行核心系统改造中,该产品支撑了日均300万笔交易,稳定性媲美Oracle,而部署成本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一,成为国内首个成功替换Oracle的金融级事务型数据库。

  这些产品不仅在性能指标上实现了对标国际一流厂商,更重要的是契合了中国本土市场的实际需求。在国内金融、电信、电商等行业,数据场景往往呈现出高峰流量集中、跨机房部署复杂、合规要求严格等特点。何振兴带领团队通过自主创新,设计出适配这些复杂场景的技术方案,帮助用户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实现系统的高可用与高可靠。这种研发模式使得易鲸捷的产品能够迅速落地,并在多个重点项目中取得突破。

  业内专家认为,国产数据库的崛起,既需要企业战略投入,更依赖具备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经验的技术领军人物。何振兴正是其中的代表,他既熟悉数据库底层架构和分布式一致性协议的复杂性,又深刻理解中国行业客户的独特需求,能够在国际标准和本土场景之间搭建桥梁。在他的推动下,易鲸捷实现了从小范围试点到大规模商用的跨越,并为国产数据库的产业化成熟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

  在对未来的展望中何振兴表示,国产数据库要真正实现自主可控,不仅要在技术指标上达到国际水准,更要通过生态建设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他强调,数据库不仅是软件产品,更是国家数字化发展的战略基石。在他的推动下,易鲸捷正在积极拓展与行业用户的合作,推动产品在更多场景中落地,同时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协同研发,不断优化产品的可扩展性与安全性。(文:刘爽)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