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5 10:38:51 中华网
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中国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2025年9月,行业新能源渗透率已攀升至31.4%,而五年前这一比例仅为2.7%。作为中国首个专注于新能源领域的商用车品牌,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以连续41个月蝉联销量榜首的业绩,展现出强劲的成长动能与领先的行业地位,其价值成长路径正愈发清晰。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量达107,826辆,9月单月销量突破17,000辆,再创历史新高。值得关注的是,其单月销量已达到2020年全年销量4,564辆的4倍,过去五年销量复合增长率近120%,呈现出持续高增长态势。
产品技术创新驱动,行业迎来爆发期
当下,新能源商用车行业正从早期的政策驱动为主转向市场驱动为主,这一转变的背后,是技术渐趋成熟、基础设施完善和多元化政策支持的综合结果。放眼我国商用车保有量中,新能源总体占比虽仅为5.3%,但参考我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发展,未来垂直替换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紧踩行业发展步伐,远程商用车前瞻性布局。经过十余年行业深耕,远程开发了适配商用车全场景的多元动力组合,成为中国首个全系产品新能源化的商用车品牌,与国家能源安全和交通减排战略高度契合。
技术护城河深厚,构建持续竞争力
在新能源商用车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远程通过持续的创新研发投入,构建了深厚的技术护城河,展现出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据公开资料显示,远程依托吉利控股集团体系优势,建立了中国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汇聚全球超2000名研发工程师,累计申请专利4000余项,主导并参与86项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制定。以此为基础,远程引领商用车行业开启“架构造车”时代,推出GXA数智架构,支持新一代商用车智能化升级。
在三电核心技术领域,远程成立智芯科技,实现全栈自研,推出新能源商用车专用电池——玄武电池。该电池采用十一合一总成设计,在行业内首个承诺10年80万公里质保,并已率先通过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认证,提前满足被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新国标。
独具品牌特色的的“醇氢+电动”技术路线是远程的另一大竞争优势,在“宜醇则醇,宜电则电”的战略指引下,远程全面提升产品的经济性、环保性、安全性及可持续性优势,丰富更符合国情的技术路线。醇氢电动作为液态新能源,展现了出色的经济性与实用性:以远程星瀚H醇氢电动重卡为例,据公开资料显示,该车型续航超1500公里,在整车满载42吨的情况下,每公里成本仅1.034元。
生态化与国际化并进,拓宽长期增长空间
商业模式上,远程商用车创新性地提出“生态3.0战略”,推动自身从“生产制造型企业”向“生态服务型公司”转型,价值生态的打造为其打开了长期增长空间。
用户层面,远程构建了“销售、保值购、易租购、车电分离、无忧租”五位一体解决方案,为其提供多元化拥车选择,显著降低用户入门门槛和投资风险,有效增强品牌的用户粘性。行业层面,围绕“车与货、车与能源、车与环境”三大协同,远程逐步构筑起行业大生态,通过慧管车、慧充电、慧运力等智能化服务,推动新能源商用车和城配市场的整体性变革。
此外,产品侧,作为国内首家聚焦新能源商用车的品牌,远程已形成重卡、轻卡、小微卡、LCV、客车五大产品线。多款产品凭借出色经济性赢得用户口碑,如远程星智H8E车型5年总拥有成本较燃油车节省15.1万元,远程星享V7E五年总拥有成本节省达10万元,均在各自细分市场成为爆款,成为推动其市场份额持续扩大的重要动力。
作为长期战略规划,远程在国际化布局方面的表现同样值得关注。据公开资料显示,远程在英国、西班牙、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均实现出口量第一,海外市场已成为其第二增长曲线。全球首款正向研发电动大VAN——远程超级VAN入围全球年度厢式货车奖(IVOTY)2026年度车型终选名单,是该奖项历史上首个挺进“总决赛”的中国车型。中国香港“大黄蜂”的士车队采购千台远程超级VAN,进一步证明了国际高端市场对其产品的认可度。
随着全球零碳运输趋势加速演进、新能源商用车行业高速发展,远程商用车凭借其完善的产品矩阵、创新的商业模式以及前瞻的技术布局,不仅在国内市场保持领先地位,更在国际市场展现出中国智造的实力。可以说,远程商用车是坚持“长期主义”的又一佳例,致力于深耕正向研发与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为其在新能源商用车长周期竞争中提供了可持续的领跑动能,也勾勒出其清晰的长期价值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