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17:09:12 中华网
在今日开幕的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简称“PT展”)上,中国移动融合“云OS+灵犀智能体+瘦终端”创新打造的移动云手机最新成果首发亮相。
面对业界围绕端侧大模型展开的激烈竞争,中国移动此次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将AI的核心能力“云化”,通过重云端、轻终端的方式实现了智能体验的按需供给与随身可及。
这一路径打破了高端硬件对AI性能的桎梏,其“云网端协同”架构相比纯端侧AI方案,展现出普惠性与高性能兼顾的显著优势,在多场景适应性上,为终端产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核心架构对比:云端智能的“无限算力” vs.端侧AI的“硬件天花板”】
本次展出的一大亮点在于,移动云手机将复杂的AI计算任务留在云端,让终端专注于交互,这有别于将大模型压缩进手机NPU的传统端侧AI技术路径。
核心亮点一:算力无边界。端侧AI性能受限于手机芯片的固定算力。而移动云手机的“云OS”原生云化操作系统可调用云端近乎无限的算力资源,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如海量知识库检索),并能随时升级,用户无需更换实体手机即可享受最新的AI能力。
核心亮点二:体验一体化。移动云手机并非简单的“远程桌面”,其创新的系统级融合技术,实现了云端AI与本地系统服务(如通讯录、相册、文件等)的无缝打通调用,体验流畅如原生应用,解决了传统云手机与真机系统割裂的痛点。
【场景化落地:云端智能重塑体验,云端大脑实现“千人千面”】
移动云手机在银发、K12、办公三大场景的深度智能服务,展示了云端智能的精准调度能力,也让技术优势在用户体验层面上得以验证。
银发关怀:从“难用”到“易用”,适老服务更贴心
针对老年人“看不清、点不准、记不住”的核心痛点,移动云手机提供的不是简单的“老人模式”,而是一个基于意图理解的主动服务框架。当老人说出“给儿子发微信视频”时,云OS和灵犀智能体能理解其深层意图,自动完成应用跳转、找到联系人、发起呼叫等一系列操作,将复杂操作简化为一句对话。
K12教育:构建“个人知识大脑”,学习记忆更高效
面对学生群体信息碎片化的痛点,移动云手机的“AI收藏”功能能跨平台(知乎、小红书等)将信息结构化,在云端为学生生成动态更新的个人知识图谱。这相当于一个随身的“AI助教”,不仅能答疑解惑,更能主动关联和推荐知识,实现个性化学习。
商务办公:轻松高效办公,重新定义生产力
对于商务人士,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工作处理效率。移动云手机的AI速记能实时生成会议纪要并提取待办事项;一句“把季度报表发给张总”,云端AI即可自动完成文件检索、生成邮件正文、发送的全流程,将手机从工具升级为智慧办公中枢。 【生态战略:共建“瘦终端”生态,推动AI普惠】
在生态层面,中国移动正联合终端厂商,推动“瘦终端”的普及。这种合作并非简单的预装应用,而是将云手机能力深度集成至实体手机系统底层,实现开机即用、一键切换。这种“轻终端、重云端”的模式,将有助于高性能智能体验快速覆盖更广泛的终端形态,加速AI普惠。
当算力成为随处可得的基础资源,终端智能的竞争核心将不再是单一的芯片算力,而是云端融合的架构优势、对用户场景的深度理解以及开放生态的构建能力。 从展会现场的产品演示体验表明,中国移动云手机正在探索开辟云端智能服务的新道路,而这也将加速云终端在智能、交互、产品三大维度的迭代升级,推动云端智能技术在多元场景快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