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21:35:34 中华网
(黄荔发自深圳)近日,复星健康旗下深圳恒生医院安赤颖教授团队宣布,其通过整合医学创新疗法成功实现24例1型糖尿病功能性治愈,标志着全球首个针对1型糖尿病的主动医学干预方案取得里程碑式进展。这一成果已引发美联社、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等国际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并被评价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范式革命”。
(注:AP为美联社标识,新闻图片来自美联社)
突破性疗法:从“被动打针”到“主动治愈”
安赤颖教授团队研发的“MDT to HIM整合医学系统干预”方案,通过修复肠道黏膜屏障、重建肠道菌群平衡、精准免疫调节等多维度干预,成功帮助24名1型糖尿病患者摆脱胰岛素依赖。其中,一名患者空腹C肽水平从0.49 ng/ml提升至0.86 ng/ml,糖化血红蛋白降至5.3%,血糖在目标范围内的时间占比(TIR)接近100%。
与传统治疗中短暂的“蜜月期”不同,安赤颖团队的功能性治愈具有长期稳定性。目前最长停用胰岛素时间已达14个月,患者血糖维持正常水平,未出现脆性糖尿病恶化迹象。安赤颖教授指出:“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控制血糖,而是从根本上切断免疫攻击,保护并激活残留β细胞功能,实现1型糖尿病功能性治愈前提下推动疾病向结构性治愈发展。”
分级诊疗策略:覆盖全病程管理
据记者了解,安赤颖团队基于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开创的整体整合医学(HIM),通过团队卓越创新,突破了人类医学禁区,改写了世界级医学难题。在临床干预中,安赤颖团队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案,针对不同阶段的患者提供个性化干预:
新诊断患者可停用胰岛素,通过免疫调节和代谢干预延缓β细胞衰竭; 部分功能保留者可停用胰岛素,实施“5R肠道修复+免疫阻断”组合疗法,晚期患者:通过胰岛素减量和并发症预防,为未来结合IPS细胞移植创造条件。
2024年6月至2025年8月期间,团队治疗的70名患者中,24人完全停用胰岛素,其余46人胰岛素用量减少50%-80%。东莞一名13岁患者胰岛素用量从每日109U降至18U,河北一名15岁患者从60U降至10U。
国际媒体热议:改写糖尿病治疗历史
美联社在报道中称:“这一突破打破了‘1型糖尿病无法治愈’的传统认知,为全球数百万患者带来希望。”马来西亚国家通讯社则重点介绍了团队对肠道菌群与免疫调节的创新应用,认为“整合医学模式为复杂慢性病治疗提供了新范式”。
安赤颖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强调:“现代医学已具备治愈1型糖尿病的理论基础,关键在于多学科整合与早期干预。我们呼吁建立‘早筛-早诊-早干预’体系,通过自身抗体检测锁定高危人群,将干预窗口期前移。”
未来展望:从中国到全球普及
安赤颖团队计划扩大临床规模,并联合基层医院推广C肽、解连蛋白检测技术。同时,安赤颖教授团队正密切关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技术进展,计划为晚期患者开发“免疫修复+细胞移植”的分级诊疗方案。
国际整合正分子医学权威专家Richard Cheng M.D., Ph. D接受采访时表示,传统临床治疗正处在历史性变革的前夜,RCT(随机对照试验)是从药物实验出发,而非以患者为中心,健康促进更应该关注患者干预结局。目前,我正在推动小罗伯特·肯尼迪领导的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对1型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相关慢性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医疗政策变革。
安赤颖团队的这一成果或将推动全球1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更新,并加速“功能性治愈”标准的制定。随着基因编辑、细胞移植等技术的成熟,1型糖尿病有望从“终身管理”走向“临床治愈”。
国际整合正分子医学权威专Richard Cheng M.D., Ph. D表示,国际整合正分子医学权威专“这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整合医学思维对传统诊疗模式的颠覆。”随着全球合作的深入,人类距离彻底征服糖尿病的目标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