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4 16:18:33 西盟科技资讯
前言:
2025年的酱酒市场,洗尽铅华,价值为王。当行业步入以品质为核心的精耕时代,拥有深厚积淀与清晰战略的企业正迎来厚积薄发的机遇。贵州本地老牌实力酒企——远明酒业,恰逢其掌舵人任远明投身酿酒事业五十周年,半个世纪的稳健深耕与品质坚守,使其成为行业 “长期主义”的鲜活范本。远明酒业推出“50周年纪念酒”,既是对匠人精神的礼赞,更是远明发展成就与未来愿景的浓缩注脚。
行业中场:价值回归,考验真功
资本退潮、消费理性回归,标志着粗放式增长的终结。酱酒行业正经历一场从“品类热”向“品牌强”、从“速度优先”向“质量取胜”的深刻转型。
仁怀市“十四五”规划勾勒千亿市值蓝图的雄心之下,是部分企业扩张失序、品质波动、价格体系混乱的现实挑战。消费者愈发清醒,不再仅凭“酱香”或“茅台镇”标签买单,转而追求看得见的工艺、经得起推敲的品质、匹配其价值的诚意价格——这正是酱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2025春糖会上,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遵义市市委、仁怀市市委及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相关领导在品鉴远明老酒后给出了“酒质好、价格亲民”的高度评价。这看似简单的七个字,精准戳中了当下市场的核心痛点与诉求:在品质与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酱酒企业在中场竞争中突围的关键与可持续发展的密码。
远明之路:半世纪深耕,铸就坚实根基
在行业转型的浪潮中,远明酒业的发展轨迹,因其稳健性和对核心价值的坚守而备受关注。其发展历程,可视为在酱香酒原产地坚守传统、顺应时代的一个缩影。
细细看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975—2002年的奠基期,从茅台公社岩滩酒厂起步,坚守传统工艺,于1998年更名并正式成立远明酒厂;2001年,远明酿制酒厂获得全国首批白酒工业生产许可证(全国365家,仁怀市仅36家),成为茅台镇酒坊迈向规范生产的先行者。
2010—2018年的品牌塑造期,凭借“贵州省著名商标”、“茅台镇纳税十佳企业”等荣誉实现品质与品牌双提升,并于2018年开启线上直营模式,成为传统工艺与现代营销结合的典范;
2021—2025年的跨越发展期,在行业调整中逆势而上,建成近万吨产能的手工酿造基地,提升产品品质的稳定性;组织举办酿酒人文化体验之旅,让消费者直观感受酿酒工艺;超三百家体验店落地,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场景;与贵州大学共建酱酒研究院,让传统酿酒工艺有了科学赋能的新路径。
落成1000亩红缨子糯高粱基地,被育种专家称为“酿好酒必先种好粮”的典范;至2024年已经形成涵盖原料种植、生产研发、渠道建设的全产业链体系;“中国酱香酒线上销量领军者” 的市场地位认证、连续两年斩获“价值酱香白酒”,进一步印证了其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而贯穿远明发展史的核心人物,始终绕不开一个人,他就是远明酒业集团董事长、中国酱香酒酿酒大师、中国酒都·酱香酒匠任远明。今年,是他从事酿酒行业的第五十年,从1975年到2025年,五十年酿酒生涯,他的每一步都在践行酿好酒。
他的酿酒生涯,正是远明发展最鲜活的注脚。
行业调整时,不少人求快求量,任远明却坚持“稳字当头”。如今,五十年过去,任远明依旧常泡在酿酒车间,他说:“酿酒没捷径,守着工艺、盯着品质,路就不会偏。”
50周年纪念酒:献礼远明五十年
五十年光阴流转,为铭记任远明这份跨越半个世纪的坚守,致敬所有一路陪伴远明的人和事,远明酒业倾力打造了“50周年纪念酒”。
这是一瓶完全与众不同的产品。
这也是远明所有产品中,设计时间最长的一款产品。
选哪年的基酒,选什么风格的基酒,选什么轮次配比的基酒,用哪些调味酒?
这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排列组合工程。
最终,50周年纪念酒的酒体历经数十轮方才确定,可以说是集任远明与酱酒手工班酒师的技艺大成之作。不仅有一贯远明老酒的风格,更有50周年纪念酒的纪念意义。
50周年纪念酒口感醇厚饱满、细腻柔顺,层次分明,具有酱香典型、陈香突出、曲香幽雅、五味和谐,回味悠长等特点。值得一提的是,50周年纪念酒为小批量勾调,限量发售。
包装上也极尽巧思。
经典中国红,大气尊贵;侧面草龙纹浮雕,代表远明向新而生的开创精神,打破了传统白酒容器的沉闷感,极富人文气息,堪称一款风雅之作。
以灯塔之身 举传承薪火
50周年纪念酒,不仅是一瓶凝聚时光的佳酿,更是一枚铭刻着任远明半个世纪赤诚与坚守的勋章。
它映照了酱酒行业从喧嚣狂热走向理性成熟的价值回归之路,也见证了远明酒业在时代浪潮中对“酿好酒”这一初心的坚守。从奠基期的规范先行,到品牌期的守正创新,再到跨越期的全产业链深耕,远明其每一步都踩在了行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上。
这杯饱含五十年匠魂的醇香,是任远明对酿酒事业的深情回望,更是远明酒业面向未来的庄重宣言——守护酱香纯粹,守护那份穿越时光的诚信与匠心,守护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文明的进程,在于代代相承。任远明五十年如一日躬身践行的“长期主义”与“价值坚守”,早已超越个人成就,内化为远明酒业的发展基因,更成为酱酒行业在“中场”阶段弥足珍贵的示范。
这份对工艺的敬畏、对品质的执着,正是指引行业穿越周期、行稳致远的灯塔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