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

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指引发布,微众银行助力数据要素可信流通

2025-05-09 20:54:53      中华网   


  4月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智慧城市国际合作分论坛在福州召开。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福建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文斌、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郑鸿等众多嘉宾齐聚一堂,共同围绕智慧城市的实践经验与最新技术路径展开交流,积极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

  在备受关注的成果发布环节,由国家信息中心牵头,微众银行和中国移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等共同编制的《基于区块链和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指引》(以下简称“《建设指引》”)正式发布。作为核心编制单位之一,微众银行依托牵头研发的开源区块链底层平台飞梭链(FISCO BCOS)和粤澳/深港跨境数据应用实践等,为《建设指引》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和典型应用示范,助力数据要素可信流通走深走实。

image.png

图1 《基于区块链和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可信数据空间建设指引》正式发布

  为加快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2024年11月,国家数据局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在此背景下,《建设指引》提出“1+5+N+1”总体架构,探索基于区块链和区块链服务网络(BSN)的分布式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实施路径。其中,首个“1”指的是建立可信数据空间统一技术架构,为各类数据空间建设提供技术指引;“5”指的是遵循统一框架,可以指导相关主体构建企业、行业、城市、个人和跨境五类数据空间;“N”指的是围绕具体应用场景需求,在五类数据空间范围内建设若干可信数据空间实例;第二个“1”指的是推动各数据空间互联互通,形成一张广泛互联、资源集聚、生态繁荣、价值共创、治理有序的可信数据空间网络。该《建设指引》旨在引导各地方、各行业和重点企业有序推进可信数据空间建设,通过分析可信数据空间的概念、特征和功能定位,构建跨网、跨云、跨链的分布式可信数据空间,并提供技术架构和实施路径的建议与参考。

image.png

图2 可信数据空间总体架构示意图

  《建设指引》指出,区块链是构建分布式可信数据空间的基础技术底座之一,通过不可篡改特性,为数据提供了确权机制,对数据的使用进行追踪和记录,为数据的贡献者提供合理的利益分配。微众银行牵头研发的区块链底层开源平台飞梭链(FISCO BCOS)可为《建设指引》多个关键技术能力提供基础设施支持。2019年,BSN正式引入飞梭链作为其适配的首个国产联盟链底层框架。凭借其高性能、高安全及隐私计算兼容能力,飞梭链不仅保障了数据的安全流通与高效利用,还为个人实名DID认证、可信区块链运行监测、可信存证等多个关键技术能力提供路径参考,推动可信数据空间落地实施。

  除了贡献核心技术,微众银行更通过多个实践案例为《建设指引》提供了可复制的应用范本。其中,粤澳/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跨境数据基础设施,基于微众银行提出的DDTP(分布式数据传输协议)理念及飞梭链进行开发,凭借区块链不可篡改且可追溯的技术优势,以哈希值验证实现用户自主跨境携带资料的可信验证。截止2024年底,粤澳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已在大湾区9大城市广泛应用,累计服务多个银行的18个分行机构,连接2万个银行网点。深港跨境数据验证平台已上线5个业务场景,连接超过10家以上场景机构,服务涵盖个人征信报告验证、企业信用报告验证、学历验证、高校录取通知书验证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