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郭蓉娟:《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是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范本

2022-04-20 11:17:35      西盟财经   


  中医药几千年来在与重大疾病斗争中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在新冠疫情爆发后,中医药全面深度参与了疫情防控与医疗救治,在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过程中,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人们对于精神心理健康问题也愈发关注。如何让中医药在精神疾病防治过程中发挥更大、更优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给出了“中药产业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健全中药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

  日前,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发布的《舒肝解郁胶囊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即解决了“轻中度抑郁障碍治疗中国方案”舒肝解郁胶囊在临床使用中规范性问题,亦响应了推动我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号召,为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提供了范本。

  为了进一步挖掘、提炼、展示、推广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经验,加强行业交流互鉴,本报记者专访了《共识》编撰主导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党委副书记郭蓉娟教授,她在专访时谈到:“中医药标准化是国家振兴中医药战略环节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医药发展的必经之路。此次《共识》基于大量临床经验及文献,对舒肝解郁胶囊的临床使用予以规范,以建立标准的使用体系,便于西医及广大基层医生掌握,使患者更大程度获益。”

  用循证证据保障《共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郭蓉娟教授介绍,《共识》在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的严格指导下,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陆林院士、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凌江教授等在内的中医及西医界42位权威专家根据规范化的流程,制定了严谨的技术方案,并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梳理已有证据,遵循中药特点,明确其定位,力图用科学数据将舒肝解郁胶囊的疗效说清楚、讲明白。在编制过程中,西医专家对《共识》用词、行文规范等进行了严格审核,而中医专家也从专业角度进行把关,“既往的中药共识多是专家讨论得出,而像这样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共识,则十分特殊。”

  而为什么要选择舒肝解郁胶囊作为研究对象,郭蓉娟教授介绍,该胶囊自上市以来聚焦于精神、神经、消化等领域,是抑郁症中成药的典型代表,也是国内首个获批用于轻中度抑郁障碍治疗的中成药。其相关文献数量、被指南和共识采纳数量等方面都居于同类中成药第一位,积累了很多临床应用经验和证据,有助于保障《共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惠及更多医生和患者。

  在《共识》筹备的这一年多时间里,郭蓉娟教授接触得最多的就是各种类型的大量文献。文献筛查是制定《共识》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足够丰富、准确的文献,才能为《共识》提供足够多的循证依据,从而确保科学性。” 郭蓉娟教授说,在逾千篇文献中,每一篇都需要仔细阅读,此后再根据标准多次筛选,最终筛选出200多篇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章,并对其精读,将关键信息予以摘录、整理,以专业循证评价方法开展评估工作。“我和我的13个研究生学生,投入了近2个月时间,才完成这项任务,也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肯定。这是保障《共识》科学性的最关键环节。”

  回顾整个《共识》的编撰过程,有无数个让郭蓉娟教授动容的时刻,“每一次研讨会,大家都能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可以说,《共识》是中西医间的一次密切交流,是对当前中成药治疗轻中度抑郁障碍的一次大总结。这部《共识》也凝聚了我们所有专家的心血!”

  以《共识》为抓手,让中西医结合实现1+1>2的效果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瑰宝。但近现代以来,中药临床应用暴露出滥用以及应用不规范等问题。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中华中医药学会开展了很多中成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编制工作,《共识》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长期以来,不少西医医生都在使用中成药,但其对中成药整体用药方案把握度不强。如何指导西医合理用药,在必要时和化学药物联合应用,达到1+1>2的效果?这些都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难题。对此,郭蓉娟教授表示:“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多由不规范使用造成,如果遵照中医理论去应用,则会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而《共识》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共识》发布会上,李凌江教授对《共识》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是中医药治疗精神类疾病领域第一部这么好的共识。”然而,制订共识只是起点,后续推广落地迫在眉睫。“希望各方可以一起来推广《共识》,在各地巡讲,给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基层医生带去深度解读,指导抑郁症诊疗。” 在郭蓉娟教授看来,不断更新的文献和知识是共识保持活力的源泉,在《共识》使用中,临床工作者定会对其修订提出很多建议,“哪些问题解决了,哪些尚不能解决,这些都为《共识》持续改进提供了资料” 。郭蓉娟教授还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同道重视抑郁症诊疗,重视中医药使用,提高患者接受度,让中医中药发挥最大作用,造福患者!

  从个性到共性,《共识》是中药标准化的重要尝试

  中医药在几千年发展历史中,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也已形成较为系统、严谨的诊疗理论和体系。然而,中医很多用法都较为个性化,难于掌握,若能对其中具有规律性的内容整理总结,形成标准和规范,极有利于中医药推广应用。

  “中医药标准化是国家振兴中医药战略环节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医发展的必经之路。”郭蓉娟教授说,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就标准化难度而言,中医远难于西医。西医因药物成分简单清晰,机制明确,又植根于众多科学实验,较易实现标准化、规范化。而长期以来,中医多依靠传帮带,很多东西在于自己“悟”。

  “教人做饭菜时,告诉其每种食材多少克、每个阶段的烹饪时间、烹饪步骤等,做出的饭菜就不会差,但中医不是做饭,真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不断去体验,进而找到最佳状态。”

  当从宏观角度去把握中医规律时,其内涵十分丰富,很难去形成规范,这是中医独特之处,也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面对复杂疾病,个性化用药固然重要,但也需在某个阶段形成稳定的、规律的规范,以指导更多同道工作。

  “此次的《共识》就是中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尝试。” 郭蓉娟教授表示,要做好标准化工作,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除了专家学者外,企业也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对于生产的药物,企业要在上市后主动去开展进一步研究,以提供循证依据,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药物标准化工作也将无法推进。

  对此,郭蓉娟教授评价,舒肝解郁胶囊所属的康弘药业集团在这方面就做得很不错,这些年来一直在不断丰富循证证据,这也是《共识》能做此次尝试的基础。“康弘药业在此次《共识》制订中积极推动,发布之后也积极担起企业责任,用自己的力量去协助推广。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类似于康弘这样的药企能够为中药标准化工作做出更多脚踏实地的贡献,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责任!”

  榜单收录、高管收录、融资收录、活动收录可发送邮件至645528#qq.com(把#换成@)。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